众果搜的博客

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致力于财经投资网站导航与在线网络工具的开发与普及

Search(博客搜索)

热文排行

最近发表

最新评论及回复

« 从城市看中国:经济集聚、人才争夺与产业迁移北京房子十年故事之2(摘自《天涯论坛》) »

北京十年房子故事之1(摘自《天涯论坛》)

 北京十年房子故事之1(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注】:一篇长贴,叙述了作者北京买房的经历和分析。作者能够思想深邃高远,知行合一,非一般人。里面提到了许多,尤其群体对政策的错误解读。本博汇总,依次刊出。
 
中国书的出版经过严格的审核,那么你要获得接地气的经济分析,还是要看博客、论坛。尤其是成功人士的,而不是那些靠贩卖文字的二道贩子的观点,当然二道贩子的纪实文章除外。
 
 
楼主:看西山的子房 时间:2013-08-09 13:30:00 点击:1727139 回复:17185
 
 
  看看大家都讲房子的故事,也来凑个热闹。
  十年,从跌宕起伏,到平平淡淡;从热血沸腾,到云淡风轻。
  以房为主,兼谈生活,随意讲述,到哪儿算哪儿。
  --------
  十年前,学校出来。看看手中的硕士文凭,心里----啥感觉没有。
  回顾一下学生历程,从小学习成绩不错。在学习上不算贪玩、也不算刻苦,从不贪黑学习,也不以懈怠的方式耍小聪明,做事讲究个方法。小学,中学,大学;本科,研究生,一路走来。成绩最差是中上等,个别领域拔尖。
  大学之后,学习成绩显得不很重要了,京城里去这去那的,开阔眼界。研究生比较有趣,我是导师第一个学生,而且这届只我一人,货真价实的开山大弟子。
  闲话少说,学习不是本帖的重点。话说晃来晃去的就要研究生毕业了,该为自己谋个出路。
 
 1、学生时代,同学之间大家都没钱,也几乎从不认为自己没钱。家庭出身自不是什么有钱人,但作为城市出来的学生,倒也不穷。身边同学无论是农家子弟,还是高干家庭,在那个时候也从无分别。
  每日心情挺好的做这做那。毕业前的冬季,网上贴上简历,愿者上钩吧。
  接到了几个电话,好像没怎么面试。去了一家公司,应该是当时唯一一家去上门面试的一家。
  北京的西二环,某处繁华办公楼宇,楼内聚集了一些比较出名的企业。公司倒是挺小,几间办公室而已,老板是个老头,上来就跟我玩鸟语。英语和我聊了一个小时。真奇怪那时候都聊啥呢?不记得了。反正我导师曾经夸过我在论文陈述方面的口才表现,估计这老头也被糊弄住了,感觉效果不错。
  然后就没放我回去,说要等老板姐姐来,他姐姐是公司的股东。终于在下班晚高峰的时候,老板的姐姐(当然是个老太太了)来了,然后司机,我都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在滚滚车流中驶到了一处豪华餐饮去处。
  此地隐于老北京的胡同身处,胡同外豪车云集,胡同里曲径通幽。餐厅里多数是外国人,少有的同胞估计也是买办之类吧。老头老太太拽我来这里,就是因为他俩约好了与一家外国公司的首席代表谈事情吃饭,顺带上我让我也认识一下。
 
2、外国企业的首代是个挺英俊的老帅哥,不过我的注意力从不在他身上。说来惭愧,还是学生的我那时候也没见过啥世面,看到侍应生上菜都用古代的黑漆木食盒,看到服务员女孩多少都能英语交流,我就有点像餐厅里的刘姥姥,心里觉得这次可见世面了。
  回到学校已经是漆黑一片,看看周围,想想不久前的那场豪华饭局,恍然隔世。当做一场梦吧,睡觉。
  没两天,就接到老头的电话,那时候还不流行手机,我记得是打到宿舍的。大致告诉我可以来上班,我提到学校距离公司太远,老头说,没问题,给我在西二环附近租一个房子,每周可以上3、4天班,剩下一两天我可以到学校见导师处理毕业的各种事情。
  工资,定为3600元。
  这个工资对当时是什么概念?现在已近不好形容了。记得研究生刚入学的时候,前一届毕业的师兄住到马上要开学,匆匆搬走后,留下了一张工资条,每月大约3400元的收入。我和入学的同宿舍室友看到,大大的羡慕了一番。想想,我入学的年头,那可是上个世纪的事儿了,呵呵(90年代末期)。
  所以3600的工资搞得我短时间内竟有些心神荡漾,觉得这就是我要迎接的生活的春天。
 
3.最后,还是没有去这家代理外国设备的私企。尽管老板器重,尽管也挺有发展(公司在北京和纽约都有办公室),但我还是没有最终选择,因为我要正式毕业了。这不是打工挣钱,不是社会实践,这要真正的留在这个城市,趁着毕业留下户口,成为这个城市真正的一员。
  于是,我进了一家国有公司,这是一家某省大型设计单位与北京某国有集团联合开始的子公司。在这里,我办理下来了北京户口,开始了我的职场生活。
  会有后悔吗?如果去做国外设备代理,现在是否会有更成功的职业生涯?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不知道。生活就像走山路,经常有一条又一条的路供您选择。最终你只能选择一个,走上这条路,就不要去想另外的是否风景会更美。
 
4.需要打点行装。因为入职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股东单位那家大型的科研院所接受培训并工作一段时间。这短时间里,我经历了不少甘苦,也有些许欢乐。不提也罢!
  回到北京的时候,比原计划待在外地的时间短了一些。有多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公司发生了变化,股东方的两家国有单位发生了一些变化,另一个,是我的生活,和当时的女朋友(一个北京女孩)分了手,处于痛苦中。于是,为了挽救爱情,我第一次坐了飞机,从家里飞到北京,去挽回那段没有最终结果的爱情。回想起来都会觉得,很痛,但是10年后以我现在的年龄会由衷认为:年轻真好!
 
5.回到北京继续我那新鲜得不能再新鲜的职业生涯,完全是学校出来的FRESHMAN。我却并没有开始自己的购房行程,那时候每月工资两千多元,要吃饭,和学校的朋友们下饭店,基本不剩下什么,还好租房公司负担。买自己的房子对我是个很遥远的事情。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我回到北京后不久,84消毒水脱销了,公共汽车和地铁里没人了,很多人离开这座城市,很多人惶恐地躲在家里看电视,央视的柴静火了,看到白大褂慌了----因为,非典来了!
  我和同学兼室友,去旁边的小超市买了种种卫生用具,在公司给租的房子里四处消毒。后来,有的人就跑回家乡躲着去了,我偶尔去了一趟学校,看到大铁门紧闭,情侣们一个在外一个在内,隔着铁栏杆拥抱着。
 
 6.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典的恐慌渐渐过去,人们开始出来在小区里打羽毛球四处嘻嘻。手中空空的我,开始了我的购房规划。当我动心思看房的时候,手里有多少钱呢?
  只有几千元,揣着一张几千元的银行卡开始了我的北京看房之旅。
  先是到北五环之外,当时普遍的房价应该是三四千元每平米(现在的人是否会觉得恍如隔世?)。我还是觉得太贵,自己承受不起。人生就是一系列的意外组成的一个不规则轨迹,这个时候,第一个购房的意外出现了。那是我大学的女同学,她嫁的老公,我们是很熟悉的了,就是我们学校的员工,读研期间经常去她家里混吃混喝的。这位老公(简称一下吧,别误以为是老公公啊)有次从同事那里获得了两个额外的购房资格,两千多元一平米。这个小区的地点,被当时人看做是鸟不拉屎的地方,那时候没有轨道交通,没有好的路,从城里到这里坐公交要一个多小时。我还是决定要买了,唯一的理由是,这是我看到的同地段的单价最低的房子。
  一咬牙,一跺脚,干!
  今日,当房产升值十几倍的时候回想当初,人在关键当头,不知进退的时候,横下一条心甩开膀子,就能走出一片天。当年,有很多有钱有能力也有需要的人,就是不下定决心,给自己留下悔恨。这类人往往埋怨,怨天怨地怨政府,就是不怨自己的心态和决策。
 
7.当时定这个房子需要5万元,而我身边的钱是远远不够的。很惭愧,这第一笔买房的钱是家里支持的。关于买房是否应该用父母钱的问题,无非就是两种观点:第一,自立自立还是自立,用家里钱是可耻的;第二,变通一些,今日挪借明日加倍回报。问我的观点,我觉得两者各有道理;看我的行动,显然我属于后者。
  我觉得这个问题首先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十年后,我认为是个人对大趋势的判断,这才是主要问题。如果你认为房产明天就要崩盘,那你脑子进水才会买房;相反的,我当时虽然没判断房子可以涨的这么高,却做出了买房的观点和判断,而且也决定付诸行动。这个问题解决了是大方向问题,其他至于是否向父母借钱,是否和同学借钱(这是我第二年下一步的故事),都是次要。先做出大方向判断,做到战略清晰,再决定具体战术。
  其次,我觉得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各家的父母是否愿意,当事人的情况和个性等等。
  做出判断,根据判断行动,并且无怨无悔地承担自己决策的后果。
  不作老人晚年的吸血虫,不作侯宁牛刀那样的傻空,要学曾文正公,懂得变通。
  十年前,清贫的我,用父母的几万元(当时几乎是他们全部积蓄)做了房子的首付,给了自己一个起点;十年后,事业小成的我,给父母在北京落下户口,出钱让他们拥有了自己名下的房子,回报家庭。
 
 8.第二年,要交余款了,仍旧是五六万块钱。家里自是没有钱了,我手头还是没有,于是和同学借。我大概就是那时候确定了自己空手套白狼的风格吧。
  当年,大家都刚出校门,真的很穷,而且都很穷。第二笔5万元,借了4个同学的才凑齐,少则几千,多则2万。这些好处,我心里记着,其中有些同学以后买房的时候,我都尽力的帮助回去。当然还有一个同学,经济实力较强,这种人情就没法还了。
  这一年,原来的公司出了状况,我们几个入职的同学陆续都走了。我也跳槽到了一家欧洲企业,月薪伍仟。开始了新的工作,开始需要自己租房子,开始频繁的坐飞机,开始接触外企圈子的红男绿女,而我买的房子还是一张纸上的蓝图。
 
  9.一天,听说某同学看了一处西门子总部旁边的房子,也在下班后去看看热闹。房子位于望京边缘,东北四环,最大的买点是小户型,靠近西门子公司。很适合年轻人的首次置业。户型从19平米到八九十平米,主力户型是30-60平米,当年价格是六千多。
  去的时候天色已晚,一位售楼先生带着我和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客户一同看了房子的样板间,但我和那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情况。看完了房子,那个中年男人有些兴奋,说,这房子不错,小户型,低总价,挺便宜的,买上两三套投资再好不过了,你说是吧?我用异样的目光看了看他,没说话。心里说,你装什么装啊?!
  呵呵,讲到这里忍不住笑起来,那时候我没钱啊,所以无法理解他的感受。对于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很可能是事业有成(就算不大成,也是多少有点小成吧),这个的价格对他确实很便宜,他只是坦诚地和一同看房的我说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而我却很反感。现在,我的年龄在增长,经济实力在增加,十年后,我才逐渐理解了这个一面之缘的中年男人。
 
10.所在的外企是一群年轻人的天下,工作虽然忙碌,大家很开心,时不时AA制地凑一起搓饭。技术部一个负责人,比我大几岁,当时30多岁,在亚运村买了房子。估计价格是6000-8000,我们都觉得他挺有钱。可是过了而立之年的他,也没有结婚,我们开玩笑说他,你要当钻石王老五啊?!最有意思的是,有女孩给他送花,居然送到了公司里来,成为大家的谈资。
  时光就这么过去,现在早已离开外企,几年前问原来的同事,那个谁结婚了没?答,没有,他自己不想啊。去年,一个老熟人,告诉我,某某他终于结婚了,被逼婚了,而且女方逼婚成功。我说,为啥啊,坚持了那么久都没被逼,这次怎么就下决心结婚了呢?老熟人答,因为---这次是奉子成婚!
 
11.也就是我在外企这一年,女朋友在我的策划下也买了一个小小的房子,和我同一地段,首付5万元。我再次玩了空手套白狼,首付款都是借的,老路数就不说了。有过一段时间,随着收入有所提高,以前的借款陆续还清。职业发展渐入正轨,好日子来了。
  出差都是四星或者五星酒店,接触下边生产厂的管理人员或者工作人员,我们是他们眼中的佼佼者了。陪着外国同事喝啤酒,与设计院进行联络会,与科研院所的领导们推杯换盏,我玩的挺HIGH.
 
 12.嗨着嗨着,就又过了一年,两套房子面临交房了。我有点犯傻,交房时候要交契税、公共维修金,更重要的是,还要装修呢。我没钱啊,怎么能多赚一些呢?
  于是,我跳槽了。从外企跳到国企,从国内跳到了国外。
  可怜的我,成了海外工程总承包的一名员工。工资不高,补贴上千美金,当年的汇率是8.4。显然,当你过于功利的时候,就意味着前面的路可能要出错了。这次换工作应该是我失败的一次。以后,等待着我的是,海外工地上辛苦的工作。我的职业发展之路,上了一个岔路。当我意识到的时候,也到了应该回国的时候了。
 
13.就在我在外企那一年,身边一个女同事买几乎和我同时买了房子,所不同的是,人家年龄长我10岁,从外地到北京,是有积累的。所以,当年她就能够支付五六十万的首付款,在北京的万柳地段买下一套一百五六十平米的房子。她贷款80万,有人调侃,贷款这么多钱,你能睡得着啊?她说没啥。
  好一句没啥,不同的实力,不同的眼界,不同的担当,造就不同的结果。现在,她的房产早已经达到千万以上了!
  过去,千万元的那是豪宅,现在呢?还有人觉得彩票中了500万就可以退休了吗?来万柳看看吧,豪宅面谈,大户型不说,两居室请您绕着走偶尔瞄一眼,还是现实点,看看一居室或者大开间吧。
 
15.在工作单位,从小兵做起,经历职场的风风雨雨。不是没有受到打击,不是没有遇到挫折,不是在巨大的压力下想到辞职,甚至都曾经把单位的资料都分批背回家了,但是最终咬牙坚持下来了。我当初的直接领导,被我熬走了;当初的同事,很多都离开了;当初的领导,有些调走了,我依旧坚守在这里。
  在渡过最初两年的艰难后,我渐渐的开始顺了!
  回到最初借我钱的几个同学,我一直念着人家的好,期待有一天也能在经济上回报人家。但有一个我一直未能回报,因为人家过得很好,即使去年给刚刚很小的孩子换了昂贵的学区房,人家也能自己解决。
  有次,同学聚会,我和他聊天。无意中我说起“进了国企后,我已经送走我们三任领导了”,桌子另一侧,身在外企的他也淡淡的说“我已经熬走了我们的七任主管”.......
 
16.工作中,经常接触一些民营企业老板,其中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人家也上过大学,只不过是出来自己做事的早。在他哥哥的带领下,来到北京,做起了设备代理。由此他回想往事,说2006年,他想买丰台总部基地的一栋小楼,面积不大,安安静静的在园区一角。当时的价格是2000万,他首付不到一千万就可以拿下,当时是他能力所及的。可是正巧他早已全家移民的哥哥回了北京,对他说,咱步子不能太大(参照葛优《让子弹飞》),一步步来。于是作罢。
  现在,他悔恨地对我说,那栋小楼,现在是一亿四!早知道,我当初只要做对一个决定,然后把我公司解散,我天天什么也不敢,都比现在强。
  又过了半年多,他又和我说,哥们,那个楼现在2亿了!
  算了。毕竟他现在也是上亿身价,毕竟他虽然没买那个楼,名下却也有包括别墅在内的7套房产,6辆车。富贵在天!
 
17.2004年,一次坐着公交经过西直门。望着紧邻二环的熙府桃园,8千多元,我指着房子说“疯了,8千多买这个房子?!”
  好吧,好吧。惭愧。现在六环的房价都两三万。
  所以人生阅历,是从过往的事件中获取一些逻辑和思路。对于一个周期发展足够长的行业,以长线眼光做一个趋势分析者,而不是妄言狂论。所谓智慧,就算我们不够高度,也必须知道,自己不是无所不能,有些东西我们需要认真分析,需要时间对我们进行校正。
  无论多头还是空头,都要记住,任何资产的价值都要放在时间坐标中谈论。如果你在炒股,以日线进出的话,这个转换周期可能是1、2个月,如果看待分析房产,周期的时间单位刻度最少要调到10年。
  有趣的是,股市中的空头,当真的偶尔凭着运气蒙对了的时候,面对下跌他们只是吹嘘和自得,却从来都不曾在以自己所为的空头思维获利,他们不会逢低买入,只会逢人吹嘘。实际上的,下跌可能产生的利益,与他们无关(虚荣心的满足除外)。
  房产也一样,那些早就预测崩盘的傻空们,有几个能在2008后期-2009前期的下调中出手而获得利益?!百年之后,就算房价真如你预测的崩盘,又与你何干?
  对于喜欢预测和打赌的,我也算无语了。“X个月之内,房价如果不崩溃,我就跳楼”“某年,房价不涨到XX,我就自杀”----你他妈那么能未卜先知,怎么不去庙会摆个摊儿,戴个墨镜,挂个“麻衣神相”的幡子算命去?去赌个球、买个大小,都比这个有意义。
  希望朋友们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自己智慧作为分析的基础本着认真的态度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 1.8 Spirit Build 80722 Code detection by Codefense

Copyright www.zhongguosou.com. Some Rights Reserved.微信号:MiZhiHeiGeTaXi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