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很久没有看足球比赛,这次世界杯比较闲,就看了一下。明显感觉花里胡哨的少了,进攻射门更近高效,准确率高。这篇文章说出了我的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效率最重要。老牌劲旅西班牙、墨西哥、德国,还有巴西,早早回家,因为什么?因为足球的战术效率低下,因为他们没有跟上时代,没有体会到瓜迪奥拉的战术思想。记得在棒球界,就出现过球队依靠数据统计挑选球员的大胜战绩,皮特主演的《魔球》或译《点球成金》(原名:Moneyball)电影,印象深刻。作为投资圈里滚爬的,有没有能够点股成金?
备注:影片《点球成金》改编自迈克尔·刘易斯的《魔球:逆境中致胜的智慧》,由贝尼特·米勒执导,布拉德·皮特、乔纳·希尔和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1年9月9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率先上映。电影讲述奥克兰运动家棒球队(又称绿帽队或白象队)总经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的经营哲学,描写了他如何以小搏大、力抗其它薪资总额比他们多上数倍的大球队的方法。
体坛+记者朱斯蒂报道
特里皮尔对克罗地亚开场5分钟的任意球破门,是英格兰队本届世界杯第9次利用定位球破门(5次角球+2次点球+2次任意球),占总进球的3/4。国际足联技术小组成员、前苏格兰国家队主帅安迪·罗克斯伯勒赞叹,英格兰是本届世界杯的“角球之王”。
罗克斯伯勒曾于1986-1993年间执教苏格兰国家队,其后在欧足联担任技术总监超过20年,本届世界杯他和巴西名帅佩雷拉与荷兰传奇球星巴斯滕等人组成了国际足联的技术小组,负责撰写本届世界杯的技术报告。他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点评了本届赛事的一些显著现象。
“本届世界杯对定位球细节的重视比较突出。在上一届的欧洲杯和上赛季的欧冠联赛中,平均每45个角球能产生一个进球,而在俄罗斯,平均每30分钟就有一球。这一方面体现出效率,在细节上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包括(定位球战术的)执行速度和思路。索斯盖特可以说走在了这方面的前沿,英格兰有9个进球是以这种方式打进的,他们基本是本届赛事的角球之王。”
“在这里我有必要提一下VAR的作用。VAR不仅帮助裁判减少误判,还起到了震慑的效果。在开始几场比赛过后(点球判罚直线上升),VAR已基本消灭了一些推搡和拉拽动作,这意味着球员们的活动变得更自由了。”
“然后我要谈到,在定位球中,无论角球还是任意球,传球的质量是最关键的,就像弗格森爵士曾跟我说的‘传球就是一切’。而在这届世界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高质量的传送,高质量的跑动和射门。”
罗克斯伯勒对瓜迪奥拉十分推崇。
罗克斯伯勒对瓜迪奥拉十分推崇。
接着罗克斯伯勒还提到了曼城主帅瓜迪奥拉,他说:“我们明显地看到了‘瓜迪奥拉效应’,这反映在一些球队无球以及有球状态下的紧逼和进攻,还有控球。在俄罗斯参加世界杯的很多球员也参加欧冠,在那里你能看到瓜迪奥拉对巴萨、拜仁和曼城带来的影响。这给对很多球员和教练都产生了影响。你可以看到有球队尝试从后场组织比赛,同时在中路寻求突破。”
罗克斯伯勒着重点评了莫德里奇的表现,“你看看对英格兰的半决赛,莫德里奇定义了克罗地亚,就像他在皇马做的一样。莫德里奇集成了后场组织和中路渗透的能力,他们控球率是高,但不是为了控球而控球,而是一种带有穿透力的传控。这让人联想到瓜迪奥拉的比赛方式,只要一丢球就马上反抢,夺回球权,这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同时要求速度和思考。这种哲学和打法影响了许多人。”
显然,罗克斯伯勒所定义的传控,与眼下德国队和西班牙队的传控并不是一回事。
原标题:不愧为战术大师!西媒称“瓜迪奥拉效应”影响世界杯
参考消息网7月14日报道 西媒称,俄罗斯世界杯即将落幕,国际足联技术研究组对本届杯赛进行了初步评估,得到了一些结论。在技术研究组五位成员召开的记者会上,其中两位赞扬了本届世界杯上体现的“瓜迪奥拉效应”,但并未特指任何一支球队。
据西班牙《马卡报》网站7月12日报道,国际足联首席技术官、荷兰足球名宿范巴斯滕表示:“瓜迪奥拉是一位伟大的教练,他带出的很多球员都赢得了2010年世界杯和2014年世界杯。他是一位影响力巨大的主教练。”这位著名的前荷兰前锋强调,已经不能仅靠控球来赢得比赛。瑞士、冰岛和丹麦等球队就展现出了非常强大的防守能力。偏重进攻的球队需要改变战术,重新考虑如何去攻破防守硬朗球队的防线,留给他们的空间已经减少了很多。他同时指出,这是一届整体性大于个人发挥的世界杯。
报道称,前苏格兰国脚、过去7届世界杯期间都是国际足联技术研究组成员的安迪·罗克斯伯格在这个问题上有更多的见解。他认为,在很多球队中都能看到“瓜迪奥拉效应”。近年来的欧洲赛场上,巴萨、拜仁和曼城都明显呈现出瓜迪奥拉鲜明的执教风格,众多球员和教练员深受其影响,例如莫德里奇。这种球风不是为了控球而控球,而是为了此后的突破。这种风格也不光适用于进攻。这种打法要求在失去控球权的时候,要尝试迅速夺回对皮球的控制。罗克斯伯格说:“这是一种教练的哲学,在本届杯赛中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内马尔:我非常想和瓜迪奥拉合作 他与众不同
巴西球星内马尔近日接受了ESPN巴西的采访,在采访中他表示自己非常期待和瓜迪奥拉有朝一日能够合作。
内马尔说:“我一直想要和瓜迪奥拉共事,他是与众不同的。他离开之后一年,我才到了巴塞罗那。我真的想要和他一起工作。”
实际上,瓜迪奥拉执教拜仁时期曾经非常想要引进内马尔,但是交易没有成功。拜仁主席赫内斯曾经对此做过证实,赫内斯说:“瓜迪奥拉给了我一个确定的名字,他想要买进内马尔。但是我们过去并没能和多少年轻的巴西球员相处融洽的。最后我们选择了一名类型相似的球员,我们买来格策。”
不知道未来我们是否能看到瓜迪奥拉和内马尔有合作的机会
瓜迪奥拉的执教风格:
编者按:这个赛季势如破竹的曼城在一边豪取胜利的同时一边又不断着粉碎各项记录,联赛11轮31分,领先第二名8分,本赛季17场比赛打入52粒进球并保持不败,曼城在瓜迪奥拉的带领下,赛程还未过半就已经登上了通往联赛冠军的高铁,要知道的是,这还仅仅只是瓜迪奥拉来到英超的第二个赛季。谈起瓜迪奥拉的足球哲学,无论从巴萨到拜仁还是到现在的曼城,外界已经有了太多太多的解读,但就像鲍勃-迪伦的那首《像一块滚石》所传唱的那样,瓜迪奥拉其实就好比一块愚石,通过不断对自身的打磨,最终成为足球世界里那颗耀眼的明珠......
曼城无疑是本赛季英超联赛冠军的最大热门
粗鲁且不羁的足球领袖
“约翰-斯通斯比在座的所有人加起来还有个性,比任何一个人都有种。我喜欢这样,也喜欢他。在压力之下,人们会对他吹毛求疵,但我很高兴能拥有约翰这样的球员,哪怕他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我爱他,我喜欢这种有个性的人。”新闻发布会刚一结束,这段视频就不可避免地在社交媒体上传了开来。
佩普-瓜迪奥拉对媒体们声称这位低调的22岁中后卫比在座的任何一个人都“有种”,这种言简意赅的言论显然是会被瓜迪奥拉的粉丝和批评者们广泛传播、点赞、转发和评论的。
瓜迪奥拉批评斯通斯
这看起来有点不协调,也不太和谐。现代理想足球的领袖居然用了一个不那么恰当且有点粗鲁的、与生殖器有关的表达。但这往往正是值得关注的地方,就好比是乡村广场上出现的一个陌生人,或是模具上的一个小故障。
瓜迪奥拉说他爱斯通斯,甚至爱他犯下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他喜欢这种有“个性”的人,“个性“又是指什么?是指能够遵守一个激进教练所下达的糟糕指令的”个性“?曼城过去的表现低于预期,瓜迪奥拉需要调整自己的风格。他对那些”过于复杂“的事情的坚持无法令他在竞争激烈、弱肉强食的英超中取得成功。如果要避免像上赛季早些时候那样被热刺击败,那么他的战术必须要加以调整,有时候他要求球员从本方球门前就开始组织进攻的踢法有些”过于冒险“。也许他只是想要那种绝对服从的”个性“?
现代足球改革的弄潮儿
瓜迪奥拉的风格一直是无数文章、研究、论文和书籍的讨论对象。在过去十年中,瓜迪奥拉对拉丁式足球的阵地战法的发展应用已经让球迷、教练、专家、记者和作家们都为之着迷。他狂想家一样的美学和实用主义的结合使得他的魅力超越足球界,进入了艺术和文化那样不羁的领域。
当你身处这些理念刚被发现的时代时,是很难评估这些理念的重要性的。在我看来,瓜迪奥拉的球队将代表足球领域的又一次伟大重组,尤其是他的巴塞罗那队。当尘埃落定,他的影响盖棺论定的时候,他的理念将会和赫伯特-查普曼、埃莱尼奥-埃雷拉、里努斯-米歇尔斯、瓦列里-洛巴诺夫斯基、和阿里戈-萨基相提并论。
瓜迪奥拉的战略中最明显也最具争议的一点是,他坚持从本方球门线开始发动进攻。瓜迪奥拉指示门将和另外10名队友一起去巩固他们的人数优势,避免对手破坏他们的控球体系。中后卫和拖后中场则要随时待命,像集体走钢丝一样将球从他们的禁区附近一遍遍传递出去。当对手在自己球队球门线几米前就开始抢截皮球,你的心肯定都提到了嗓子眼。这简直就像被提前洗脑过的计算专家一样。球员们的个性变了,他们不再是之前的自己了。某些他们内在的东西已经被改变了。
瓜迪奥拉彻底改造球队的内在逻辑是很直截了当的。一旦进攻体系成功建立,参与进攻的球员越多,需要应付的防守对手就越少。这种思想是受到了瓜迪奥拉导师之一的胡安马-利略的启发:“如果第一次处理球足够清晰,剩下的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利略与桑保利
这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如果你可以用你的防守球员牵制大量的对手那么就会有更大的空间去应对更少的对方防守球员,当战术积累成型,第一脚处理足够干净的时候,瓜迪奥拉的球员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做前场的渗透配合。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进攻是如此的迅速而有压迫感。多名球员在前场自由跑向空当,以大量传球配合攻向对方球门,这就是这种进攻体系的特点。当三四名球员在前场被牵制后,对手的防线就更容易被击垮。剩下的六七名球员突然就陷入了一边退防一边面对着那些世界上最有天赋的攻击手们的境地中。
这个概念本身不复杂,但将它付诸实践则有点困难。瓜迪奥拉采用了一种强调位置感的方式——列位式战法。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球员的移动、风格和配合方式。在瓜迪奥拉先前用来向球员们展示战术的图解中可以看到,训练场地被划分成一系列的网格区域,球员们必须根据场上情况在其中轮转。
他的这套战术对一些人来说仍有些难懂,但网络上的资料和他的好友马蒂-佩拉尔瑙的专业书籍已经可以帮助我们对它有一个相对全面的理解了。
所以,如果瓜迪奥拉用的不是什么神秘的魔法,为什么他的风格看起来如此独特呢?自从巴萨B队开始这样踢球以来已经过去了十年,这种风格依旧很难被复制。事实上,很多评论家都在持续批评那些仅仅想要复制他们偶像教练执教风格的教练们;任何一个看过罗伯特-马丁内斯的埃弗顿的控球打法的人,以及那些看台上不满的激进球迷们都会同意这样的批评。
初出茅庐的瓜迪奥拉
复制并不是一个长远稳定的计划,模仿者们比比皆是却也一文不值,他们注定要在平庸的职业生涯中兜售着别人思想的变种。控球本身并不是这种打法的目的。
然而在这种理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我看来,瓜迪奥拉说服球员的参与的这种体系的风险——如果这种体系完全符合它的方法论的话,这种风险要小于面对那些早有准备,踢的更直接的对手。瓜迪奥拉最喜欢的足球格言就是这种危机论的文字证明:“球向前传的越快,那么从对手那里攻过来的球也更快。”
从不惧怕犯错的愚者
对于瓜迪奥拉接触到的大多数球员——尤其是英国球员来说,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是对他们现存的足球观念的反叛。他要求球员们以一种新的方式踢球,要求他们走出现有的思想领域,去拥抱全新的思维模式。但问题是作为人类,我们往往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现代人往往不愿意远离自己的“营火区”(或者WIFI信号范围)。
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一个“英超后卫“轻易走出树丛,就要面临着被野生动物吃掉的危险,不过英超后卫们现在确实面对着严重的威胁。当你的失误送给对手一场胜利,他们会在体育场的上万名观众和电视机前的数百万名观众面前庆祝,谁想要当那个失误后双手抱头,羞愧难当的人呢?
让你的队友们失望之后,你还不得不回家去,要向家人们解释你的失误如何导致了失利,要忍受在比赛日当天黄金时段向人们分发的宣传册上写的陈词滥调。这就是那些权威人士的那种让球员们觉得不舒服的,让他们反对变革的恐惧。这甚至还没算上那些在Twitter上到处巡逻的网络暴民,和令人难以原谅的段子手们。有很多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球员,尤其是门将和后卫,本应对瓜迪奥拉唯恐避之不及,就像躲瘟疫一样。但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无论瓜迪奥拉到哪里执教,总会有球员追随他的脚步
另一种完全相反的情况出现了,球员们接受他的想法,甚至如同服从帝王的指令一样。他们突然变得无所畏惧,就如同摆脱了失败的恐惧,放松自如地去踢球。据我所知,这也是瓜迪奥拉对斯通斯,以及失利后对其他队员们的那种热情洋溢的评价。他喜欢那些愿意扮演“愚者”角色的球员。
愚者是那些不怕犯错的人,因为你踏入未知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我们学习的方式。在神话、艺术和文学中,从圣经、莎士比亚再到迪斯尼,愚者为那些为了追求真理而放下自己的骄傲,并走上新道路的人物提供了原型。愚者谦卑而又强大,没有任何诘问或嘲笑能使他受到伤害,他是宫廷里的弄臣,在国王的蔑视下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神话和塔罗牌的解读中,愚者是英雄的先驱,因为如果一个人担心在路上蒙羞,他怎么会有所成就呢?瓜迪奥拉的球员必须要先学会成为一个愚者,无所畏惧地踢球。只有遵循这一个过程,他才能把自己转变为教练所期望的大师级球员。
愚者是变革的代理人,是既定秩序的破坏者,是程序的重塑者,他愿意以不同的方式做事,这也是带来伟大创新的因素。瓜迪奥拉,这位魔术师本人就是这些特质的体现。正如“疯子”贝尔萨所预言的那样:“怀有新思想的人直到他成功之前,都是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