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果搜的博客

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致力于财经投资网站导航与在线网络工具的开发与普及

Search(博客搜索)

热文排行

最近发表

最新评论及回复

« 电脑开关机过程中的节电方法股票估值-内在价值(用自由现金流估值) »

地震强度的划分-释放多少颗原子弹

当前对于地震强度的表述方法,主要有两类:震级和烈度。" "当前对于地震强度的表述方法,主要有两类:震级和烈度。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里氏震级(Richter magnitude scale)和矩震级(Moment magnitude scale)。目前国家地震局将5月 12日的汶川地震判定为7.8级,美国地质局已将此次地震修订为 7.9级,这里使用的就是里氏震级。
 
什么是里氏震级?
里氏震级是由美国的查尔斯·弗兰西斯·里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本诺·古登堡(Beno Gutenberg)在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以发生地震时产生的水平位移作为判断标准。也就是说,在三种地震波(纵波,横波,面波)中,对地表破坏性最大的面波作为主要判断依据。在里氏震级的定义中,对一个 100公里外发生的地震,如果伍德-安德森地震仪记录到地震波的最大振幅为 1厘米,则震级为4。
 
里氏震级是怎样划分的?
根据里氏震级的定义,在震中100公里外,地震仪监测到最大振幅为 1微米(千分之一毫米)的地震波,地震便是0级; 10微米的地震是1级地震,1 毫米的地震就是3级地震。以此类推,里氏震级每上升1 级,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振幅增大10倍。
里克特为了让震级更具有通用性,尝试使用地震释放出的能量而不是振幅来修订震级的定义——毕竟人们希望用更为直观的概念来描述地震的强度,而地震能量意味着地震造成的损失。
 
大地震的能量有多强?
随地震波而来是地底积蓄已久的能量。因为里氏震级并不像摄氏度这样是等分性的指标(即里氏震级不是线性单位而是对数单位),因此每两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也相差巨大。根据里克特在 1953年提出的公式计算,每一级地震释放的能量都是次一级地震的31.7 倍。这意味着,里氏震级每高出0.1级,就会多释放出0.412 倍的能量。举例来说,7.9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7.8 级地震的1.412倍。
 
一般认为,8级地震将会释放4200000000000000000 (4.2乘以10的 18次方)焦耳的能量,这相当于十亿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按照到目前为止人类投入战争的最大当量的长崎原子弹来计算的话,相当于同时爆炸了 47600颗以上。这次汶川大地震如果是7.8级的话,相当于在那一瞬间, 23800颗长崎原子弹在地下十几二十公里处同时爆炸;如果是7.9 级,则是33700颗以上。这是一场可怕的灾难,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和重大损失是很难估计的。
 
上图横轴为地震等级,纵轴为地震等级相当的原子弹数目。
需要说明的是,地震波传递的能量并不是地震释放出的所有能量,正如如同最强的一阵风并不是整个风暴全部能量一样。
 
怎样直观判断地震大概震级?
一般来说,我们把地震按强烈程度分为超微震、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强震和大地震六类。
 
超微震: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人们察觉不到。
 
弱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 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也不易觉察,只有地震监测机构的地震仪上才能记录下来。
 
有感地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 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 级的称为中强震。中强震是可造成破坏的地震。
 
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 级的称为强震,是可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
 
大地震:大于、等于7级的地震,其中8 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什么是矩震级?
因为里氏震级是一个指数单位,在地震强到一定程度上的时候,将不会更精确地反应地震强度和震级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出现了所谓的“震级饱和“问题。实际上, 8.2级以上的地震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了。于是,从反映地震断层错动角度出发,人们提出了一种新的震级标度:矩震级。这是对断层错动引起的地震强度的直接测量,对于特大地震只能用矩震级来进行衡量了。目前,里氏震级和矩震级往往相结合使用。希望我们没有机会只能用矩震级来衡量某次地震的强度。
 
好像还有个地震烈度?
是的。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区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越远则烈度越小。这就像是在一枚炮弹爆炸时,离它的距离不同,受到的影响也不同。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烈度一般分为 12度,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我国1976 年7月发生的唐山大地震,震中烈度达到了11 度;天津市地震烈度为8度;而到了北京市,烈度已经降到6 度了。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地震烈度是如何划分的?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12度,采用罗马数字表示。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力大有区别。
 
I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II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III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IV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V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VI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VII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VIII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IX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X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XI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XII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早期的烈度表完全以地震造成的宏观后果为依据来划分烈度等级。但宏观烈度表不论制订得如何完善,终究用的是定性的判据,不能排除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物理标准来评定烈度,这种物理标准既要同震害现象密切相关,又要便于用仪器测定。首先被研究的物理量是地震时的地面加速度峰值。因为一般认为地震引起的破坏是地震惯性的力量造成的,而这种力量(不可称作惯性力)又决定于地面加速度。这样就给烈度的每一等级附加上地面加速度峰值。结果表明,烈度每增加一度,加速度大约增加一倍。后来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还有地面速度峰值。中国现行的烈度表已经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两项物理量数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 1.8 Spirit Build 80722 Code detection by Codefense

Copyright www.zhongguosou.com. Some Rights Reserved.微信号:MiZhiHeiGeTaXi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