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粉饰面对面 郑朝晖
核查人员通过实施分析程序,可能识别出未意到的异常关系,或难以发现的变动趋势,从而有助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设计和实施应对措施提供基础。例如,如果核查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不断地为完成销售目标而增加销售量,或者大量的销售因不能收现而导致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则需要对销售收入的真实性予以额外关注;如果核查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临近期末销售量大幅增加,则需要警惕将下期收入提前确认的可能性;如果核查人员发现单笔大额收入能够减轻被审计单位盈利方面的压力,或使被审计单位完成销售目标,则需要警惕被审计单位虚构收入的可能性。
核查人员通过执行分析程序,发现异常或偏离预期的趋势或关系,需要认真调查其原因,评价是否表明存在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涉及期末收入和利润的异常关系尤其值得关注。这些趋势和关系可能包括:在报告期的最后几周内记录了不寻常的大额收入或异常交易,收入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趋势不一致。核查人员可能采取的调查方法举例如下:
(1)如果核查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的毛利率变动较大或者与所在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差异较大,核查人员可以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行业及市场变化趋势、产品销售价格和产品成本要素等方面对毛利率变动的合理性进行调查。
(2)如果核查人员发现应收账款余额较大,或其增长幅度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核查人员需要分析具体原因,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如扩大函证比例、增加截止测试和期后收款测试的比例等。
(3)如果核查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的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管理层的预期,可以询问管理层的适当人员,并考虑管理层的答复是否与其他审计证据一致。例如,如果管理层表示收入增长是由于产量增加所致,核查人员可以调查与产量增长相关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企业虚构收益的同时会虚构资产,虚构资产除了放在非流动资产之外,就是放入流动资产,中概股公司最可能虚增的资产是货币资金,而对A股公司而言,由于虚增货币资金被发现的概率较大,所以更多地选择应收款项和存货。
笔者发现,如果企业上游涉农尤其是同时下游涉外,则虚构存货的概率非常大,这是我国税收体制导致的,因为涉外有出口退税,而出口退税要有进项税额,目前最容易虚增的进项税额就是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所附带的13%的进项税额,即使下游不涉外,也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
如果企业在虚构收益的同时虚构流动资产,则该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一般都会很难看,经营性现金流一般为负,如笔者以前质疑的千足珍珠(《第一财经日报》有深度报道)就是这种情况。
《上海证券报》统计发现,2008~2012年,中银绒业只有一年经营性现金流为正,且只有1543万元,累计亏空13亿元,2012年上半年继续亏空10422万元。背后,则是净利润从2008年的3213万元,飙升至2012年的27936万元,2012年上半年又实现18093万元的净利润。截至2013年上半年,中银绒业存货余额271765万元,上半年存货周转率为0.43次;紫鑫药业存货余额截至2013年上半年也有142830万元,上半年存货周转率低至0.05次。在这些畸低的存货周转率背后可能存在巨额的存货窟窿。
未披露关联方关系通常具有以下一项或几项特征:
1.交易对方曾经与公司或其主要控制人、关键管理人员等存在关联关系。
2.交易对方注册地址或办公地址与公司或其集团成员在同一地点或接近。
3.交易对方网站地址或其IP地址、邮箱域名等与公司或其集团成员相同或接近。
4.交易对方名称与公司或其集团成员名称相似。
5.交易对方主要控制人、关键管理人员或购销等关键环节的员工姓名结构与公司管理层相近。
6.交易对方和公司之间的交易与其经营范围不相关。
7.互联网难以检索到交易对方的相关资料。
8.交易对方长期拖欠公司款项,但公司仍继续与其交易。
9.交易对方是当年新增的重要客户或重要供应商。
综上,金融工具会计目前是技术难度最高也最具争议的会计领域,金融工具最理想的计量属性当然是公允价值,但是公允价值的虚拟属性导致了其结果的主观性。为此,金融工具不得不在现实和理想之中做出妥协,于是有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分、衍生品投资工具有套期和非套期之分、套期会计又有公允价值套期和现金流量套期之分。公允价值本身也有三种估值模式,这样导致金融工具会计如梦如幻,漂移不定,进一步增加了金融工具会计的可操纵性。笔者认为,金融工具要减少操纵,必须减少人为的分类,如所有衍生品投资工具统一用公允价值计量,套期会计与非套期会计没有差异,即取消套期会计准则,这样才有可能使混沌的金融工具会计保持清晰,减少执行层面的误操作和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