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果搜的博客

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致力于财经投资网站导航与在线网络工具的开发与普及

Search(博客搜索)

热文排行

最近发表

最新评论及回复

«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世界顶尖投资者是如何在市场和生活中实现双赢的》书摘之5《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世界顶尖投资者是如何在市场和生活中实现双赢的》书摘之7 »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世界顶尖投资者是如何在市场和生活中实现双赢的》书摘之6

 第五章 复杂的最高境界是简单

 
 
 
 
获得丰厚回报最简单的路径
 
 
 
我们的生活都被琐事浪费掉了……简单点,再简单点。
 
——亨利·戴维·梭罗
 
 
 
这个非凡时代最大的矛盾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变得越复杂,为了实现我们的财务目标,我们的追求就必须越简单……事实上,简单是获得财务成功的关键。
 
——约翰·博格
 
 
 
纽约的空气潮湿得令人窒息,在这样的夏日里,即使是身体最强壮的人也想逃离闷热的摩天大楼。华尔街那些西装革履、胸怀大志的富豪们一定热得喘着粗气。
 
但乔尔·格林布拉特不同,他早已从这座城市逃离,现正在一百六十多公里之外的汉普顿(Hamptons)海滩别墅工作。我们坐在他装潢精美的露台上,一边享受着凉爽的微风,一边欣赏着大西洋壮丽的景色。这座房子里有带篮球架的游泳池和带球门柱的草坪。几块冲浪板靠在我们身后的墙上。阳光照射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即将过六十大寿的格林布拉特身材修长,皮肤被晒得黝黑,他身着牛仔裤和黑色皮鞋,没有穿袜子,衣袖向上卷着,神情很轻松。他非常喜欢打网球。投资巨头并不一定具有高超的社交技能,但作为巨人中的巨人,格林布拉特举止迷人,面带微笑,最重要的是,他浑身散发着自信和沉稳之气,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他对自己很满意,对自己取得的成就了如指掌。
 
了解了格林布拉特的卓越成就,我们就不会对他的行为举止感到奇怪了,他的投资回报率堪称业界传奇。1985年,年仅27岁的他创立了戈坦资本公司(Gotham Capital)并推出了一只资产约为700万美元的对冲基金。1989年,罗伯特·戈尔茨坦(Robert Goldstein)加入了他的基金公司,30年后仍然是他的合伙人。在最初的10年里,这只基金的年回报率为50%(扣除了各种税费但包含手续费)。在过去的20年里,该基金的年均收益率达到了惊人的40%。按这一收益率计算,最初的100万美元在20年后增加至了8.36亿美元——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绩啊!
 
5年后,戈坦资本将一半的资金返还给了投资者,10年后,它又返还了剩余的资金,这样一来,格林布拉特和戈尔茨坦就可以集中精力管理自己的财富了。大多数基金经理易受股东的牵制,但他们不必再受他人的牵制、不必对他人负责了。
 
格林布拉特可以无拘束地按自己内心的想法进行投资了,他开辟了一条不可预知的道路。许多优秀投资者的兴趣都比较狭隘,因为获得卓越的业绩需要保持专注,但格林布拉特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首先,他是个热爱生活的顾家型男人,他有妻子,有5个孩子,还有两条狗;其次,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曾出版过3本投资类书籍。他在这些书里提了很多独特的建议,他的语言幽默诙谐(比如有一处注释是这样写的:“世界上有三种人,会数数的人和不会数数的人”),还包含了丰富的文字游戏以及他小时候的种种经历,包括模仿狗呕吐和未成年时赌马。1
 
他的第一本书是《股市天才》,这本书是针对普通读者写就的,但却成了对冲基金经理学习的圣经。第二本书是《股市稳赚》(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他写此书的目的是为孩子们揭开投资的神秘面纱,但其销量超过了30万册,被麦克尔·普里斯誉为“过去50年里最重要的投资书籍之一”。他的第三本书《价值投资的秘密:小投资者战胜基金经理的长线方法》(The Big Secret for the Small Investor)销量不大,格林布拉特曾开玩笑地说,“它还是个秘密”,因为“没人读过它”。
 
自1996年起,他在哥伦比亚商学院讲授“价值与特殊事件投资”(Value and Special Situation Investment)课程。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指导了大约800名MBA精英,与他们分享了战胜市场的知识框架。课程一开始,格林布拉特就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们,他教授的技能可能会让他们变得非常富有,但他警告说,这些技能的社会价值与提高赛马优势的诀窍一样大。考虑到这一点,他要求学生们“想方设法回馈社会”。
 
写作和教学是格林布拉特回馈社会的两种方式。在一个充斥着利己主义思想和误导性建议的领域里(这些建议可能会危害你的财务健康),他继承了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和霍华德·马克斯的优秀传统,向他人分享了行之有效的投资智慧。同时,作为一名慈善家,他也为创建一个由45所免费的公立特许学校组成的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学校为纽约市的18000名学生提供服务,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布朗克斯(Bronx)和哈莱姆(Harlem)等地的低收入和少数族裔家庭。
 
近年来,格林布拉特重新开始管理外部资金。他和戈尔茨坦一反之前使他们名扬天下的策略,出人意料地创立了一系列多头/空头共同基金,这是很有趣的转变。格林布拉特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喜欢创办新企业,但他并不想为了赚钱而建立一个金融帝国。“我不反对赚钱。”他说,“但这并不是我真正的动力,我的钱已足够多了。”
 
相反,他主要是为了享受胜利的喜悦,想以设计巧妙的方法赢得比赛。他说:“破解最令我着迷的难题是一大乐趣,世界上的许多人都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了它们会让我产生非常美妙的感觉。”事实上,在我眼里,格林布拉特就像一名密码破译者,沉醉于击败系统的智力挑战。
 
我想了解他30多年来在破译市场密码及战胜竞争对手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我很快就明白,支撑他策略的原则非常简单。事实上,格林布拉特之所以能提出富于启发性的投资指导是因为,他有化繁为简的天赋。例如,他在曼哈顿中心办公室的一次谈话中告诉我,可把成功选股的全部秘诀归结于这一点:“弄清楚什么股票值得投资并以便宜的价格买入。”
 
真就这么简单吗?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但首先,我们要解释一下,为什么确立大体上正确的基本原则十分重要,然后,借鉴格林布拉特和其他金融巨头的经验,我们集中阐述几个具体的投资原则,这些原则能帮助我们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少走弯路。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要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一条能获得更高回报的简单、合理、可靠的途径。
 
 
 
复杂的另一面是简单
 
 
 
20世纪70年代,我在伦敦生活,当时总共有3个电视频道可供我选择,至今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在1982年一个神奇的夜晚,又开播了第四个频道,该频道承诺将给观众带来一场电视盛宴。如今,在21世纪的纽约,我至少有一百个频道可以选择,然而,除了每四年观看一次世界杯外,我很少打开电视,而且我经常看到英格兰足球队被淘汰,这让我非常失望。
 
我们经常认为,更多的选择会让我们更快乐,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事实,但我发现,过多的选择会增加复杂性,过于复杂会让人难以忍受,持这种观点的人不止我一个。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在《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The 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一书中指出,面对超市货架上的24种美味果酱时,许多购物者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就投资而言,选择的激增会让你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你应该买入个股、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s)、对冲基金还是共同基金?是买入主动管理基金还是指数基金?是应该选择一种投资风格,还是在成长型、价值型、合理价格成长型、深度价值型、动量型、宏观型或市场中性型等风格间进行混搭?你如何在国内和国外的股票、债券、现金以及私募股权、风险投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黄金和猪腩期货等“可供选择的产品”之间分配资金?
 
实际上,化繁为简的能力非常重要。以《旧约》为例,其包含的戒律不少于613条,谁能记住这么多呢,更别说遵守它们了!也许这就是我们需要前十大戒条的原因,但是,当我刚才试图记下十诫时,我只记对了其中的6条,这还是在要求宽松的情况下完成的。
 
然而,我仍然记得这个故事:大约两千年前,一位名叫希勒尔的圣人被要求单腿站立着讲授整部《旧约》的内容,对此他回答说:“不可对你的邻舍做你所憎恨的事情。其余的都是对这一条的评注。”只需用几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旧约》的这一首要规则:Veahavta lereacha kamocha,从希伯来语翻译过来就是“你应该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人。”
 
同样,当有人问耶稣最重要的戒律是什么时,他也选择了简单的表达方式,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你的神耶和华,爱人如己。”
 
我也偏爱佛陀这句精辟的劝告:“不作恶,多行善,净化心灵。”要指导人生,我们还需要多少比这几个字更重要的告诫呢?像希勒尔和耶稣一样,佛大概认识到,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在面对复杂的事物时,极易感到困惑迷茫,而极少数简单、醒目的路标便可以相当有效地指引我们朝着涅槃的大方向前进。
 
在科学和商业等更为世俗的领域里,化繁为简同样是重要的策略,例如,科学家们经常引用奥卡姆剃刀原理,即“万物平等,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好的”,它是由14世纪的英国修士和哲学家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提出的。
 
这一原理形象地揭示了一条重要的理念:剔除所有不必要的细节后,我们更有可能找到正确的答案。爱因斯坦也深以为然,他观察到,“所有的物理理论,除了数学表达式之外,都应该做出一个甚至连孩子都能理解的简单描述”。“核物理学之父”欧内斯特·卢瑟福勋爵(Lord Ernest Rutherford)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好像说过这句话:“如果不能向酒吧女招待解释清楚一个物理学原理,那么它就称不上好的物理学原理。”2
 
简单性在许多卓越的企业里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谷歌的主页为例,它主要由一个标志和一个药丸形的搜索栏组成。再想想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为苹果产品打造的图形优美、优雅大方的标志,其设计灵感来自佛教禅宗的极简美学。正如乔布斯经常解释的那样,他对简单性的热爱不仅体现在设计方面,他说:“我们在公司经营、产品设计、广告中都秉持这一基本原则:‘保持简单,真正地简单。’”早在1977年,苹果公司的第一本营销小册子上就有一张闪亮的红苹果照片,下面印着这句标语:“复杂的最高境界是简单。”3
 
金融服务业往往不喜欢简单性,因此该行业里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创新”,如债务抵押债券、结构性投资工具和信用违约掉期等,这些创新在2008年几乎摧毁了全球经济。已故的约翰·博格在1975年创立了先锋集团,一年后推出了第一只指数基金,他在《博格长赢投资之道》(Enough)一书中写道:“金融机构的运作就如同一把奥卡姆剃刀,它们有支持复杂和昂贵投资的动机,它们不太喜欢简单和廉价的投资,这与大多数投资者需要的和想要的背道而驰。”4
 
2001年我曾采访过博格,当时他对我说,他的理论再简单不过了。他认为从整体来看,低成本指数基金将击败主动管理型基金,因为后者要承受更高的运营和交易成本。他说:“当存在金融中介机构(赌台管理员)时,它会抽走很多市场收益,所以指数基金必定会赢,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事实证明,他对指数基金优势的分析非常有见地,后来先锋基金管理的资产增加至6.2万亿美元。5
 
对此理念深信不疑的另一个人是乔希·维茨金(Josh Waitzkin),他是国际象棋、武术和投资等多个领域的顶尖专家。他小时候就是一名神童,得过国际象棋全国冠军,也是电影《王者之旅》(Searching for Bobby Fischer)的主人公的原型。成年后,他成了太极拳推手的世界冠军、对冲基金经理教练,他还写过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书名为《学习之道》(The Art of Learning: An Inner Journey to Optimal Performance)。
 
维茨金根据自己丰富的国际参赛经验,强调了将复杂的挑战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教授国际象棋时,他会把3个棋子(两个王和一个兵)之外的所有棋子都去掉,以此来探索降低复杂性后游戏的基本原则。同样地,他通过“逐步完善最简单的动作,例如双手向外推6英寸”来掌握太极拳的要领。通过心无旁骛地练习这些“简化的动作”,他逐渐把整个武术的基本原理内化于心,做到了“心、气、身的协调”。他总结说:“靠一种神秘的技术不大可能达到顶峰,我们要精通基本的技能。”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见解,即使最聪明的投资者也能从中获益。毕竟,对于聪明人来说,复杂性可能是一个特别诱人的陷阱。他们在学校上学时因解出了复杂的难题而获得奖励,因此当他们在投资中遇到难题时,他们也会被复杂的解决方案所吸引,这不足为奇。但投资与比武一样,获胜靠的不是炫目的神秘技术的展示,而是对游戏原则和基本技能的精通。正如巴菲特所说,“商学院更多地奖励困难、复杂的行为,但简单的行为更有效。”
 
巴菲特本人就是一位简化大师,他在1977年致股东的信中提出了选股的4个标准。他写道:“我们想要的企业必须是:(1)我们可以了解的行业,(2)具有长期竞争力,(3)由才德兼具的人士所经营,(4)吸引人的价格。”你可能不觉得这些标准有什么,但是,要提出比这几条更为合理的选股标准恐怕很难。一转眼40多年过去了,但巴菲特的这4条标准依然像以往一样重要和适用。
 
卓越的投资者能把多年所学浓缩成几条关键的原则,我一次又一次被他们的这种能力所震撼。他们不是把事情简单化或假装复杂性和矛盾不存在,而是把无限丰富和有细微差距的细节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总结出精髓。这让我想起了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说过的一句话:“我不会增添一些无用的因素使简单的生活变复杂,相反我会使生活由复杂变简单。”6
 
为什么总结出几个核心的投资原则如此重要?首先,这样做能促使我们思考我们真正相信什么。在被不确定性、怀疑和恐惧所困扰的动荡时期,这些原则尤其有用。想想2020年前几个月的情形,仅在美国就有10多万人因新冠疫情死亡,有数千万人失业,而且股市在短短几周内下跌了三分之一,当时我们是多么迷茫啊!
 
但形势大好时我们也很容易迷失方向,此时新闻里充斥着太多让人焦虑的噪音;推销劣质投资品和可疑的专业知识的“小贩们”发布了很多相互竞争的广告;到处是怂恿人们采用时髦策略或投资过热资产的、看似能让人一夜暴富的诱惑。
 
最出色的投资者能严于律己,他们不会被这些干扰所左右。正如格林布拉特所说:“我以简单的方法看待有意义的事情,而且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就是这样!”
 
 
 
威尔·丹诺夫的秘诀
 
 
 
当我在波士顿富达投资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s)的总部采访威尔·丹诺夫(Will Danoff)时,其长期以来奉行的简单投资信条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丹诺夫朴实无华,是个和蔼可亲的工作狂。他总是咧着嘴笑,说话很风趣。他头发蓬乱,看起来像是一位睡眠不足的中层管理者,而不是宇宙巨人。不过,自1990年执掌富达对冲基金以来,他已将该基金打造成了拥有约1180亿美元资产的庞然大物,成了美国规模最大的由单人执掌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他总共管理着2000多亿美元的资产。
 
众所周知,执掌的基金规模庞大时,要跑赢大盘非常困难,但是,当我们在2017年会面时,丹诺夫做到了这一点。从1年期、3年期、5年期、10年期和27年期的数据来看,他的基金均跑赢了标普500指数。我急于揭开他成功的秘诀,但他只用几个字就概括了他的投资理念,即“股票跟着收益走”。
 
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他不遗余力地寻找“将在5年内发展壮大的最佳企业”,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如果一家公司的每股收益在未来5年内能翻倍,那么其股价也有可能翻倍(一倍或多倍)。这样的观念很容易被他人忽略,因为它听起来过于简单,但请记住:投资可不像奥运会的跳水项目那样,评委会给难度大的动作加分。
 
丹诺夫认为,一心一意预测利润增长率没什么错。与本书中提及的大多数投资者不同,他不太担心估值水平,除非它变得“荒唐可笑”。他问道:“你想为股东赚钱,想拥有卓越的公司吗?要拥有卓越的公司,你必须付出合理的代价。”
 
这种心态促使他积累了大量管理良好的企业股,如伯克希尔·哈撒韦(自1996年以来一直是其大股东)、微软、字母表(丹诺夫是谷歌公司2004年IPO的最大投资者之一,此后他一直持有该公司股票)、亚马逊(他持仓最多的股票),还有脸书(他是其IPO最大的买家之一)。“道理很简单。”他说,“我对投资的态度是,要投资最出色的企业。”
 
为了解释他是如何考虑的,他向我展示了一堆破旧的、沾有咖啡污迹的笔记,这些笔记记录了他过去30年里与数万家公司的管理层面谈的内容。他拿出了最喜欢、也颇有纪念意义的一份记录,这是他与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会面时用潦草的笔记写就的。舒尔茨是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人,一手将星巴克打造成了全球知名品牌。他们是在1992年6月会面的,就在星巴克上市的前一周,当时该公司市值为2.5亿美元,如今,其市值约为1200亿美元。
 
丹诺夫看着那次会面时做的笔记对我说:“你需要知道的一切都在这里了,你能在里面发现重大的机遇。”例如,舒尔茨指出,仅意大利就有至少20万家咖啡馆,相比之下,星巴克的店面只有139个,但这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公司正在积极向其他城市扩张,以每个店面25万美元的成本开设新咖啡馆。到了第三年,一家咖啡馆可以创造15万美元的利润,初始投资的回报率是60%。丹诺夫说:“关键是每个店面的回报率都很高”,因此公司“可以在不需要外部融资的情况下快速发展”。
 
丹诺夫说,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他并不太欣赏舒尔茨,但最终星巴克成了他执掌的对冲基金持股最多的公司之一。对该公司的投资很好地证明了,长期投资于保持异常高增长率的卓越企业是非常有价值的。丹诺夫指出了一张显示该公司20年来惊人业绩的图表:20年来,其每股收益以每年27.45%的速度增长,而该公司的股价则以每年21.32%的幅度飙升。同期,标普500指数的年收益增长率为8.4%,而该指数的年增长率仅为7.9%。
 
丹诺夫用手指着图表上的曲线,问我是否能从中看出什么端倪。我回答说:“股票价格终究会跟着收益走。”他睁大眼睛笑着说:“没错,答对了!这就是我学到的,股票会跟着收益走。”
 
他的话听起来并不深奥,他一贯拒绝过度复杂化,这是他的一大优势。他的朋友比尔·米勒是投资界最有见地的思想家之一,他说,丹诺夫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问题上,他不会在令他分散注意力的细节上纠缠。“一次,威尔对我说:‘我没那么聪明,而且市场上有很多信息。’因此,当我审视一家公司时,我会问自己:‘其经营是在好转还是在恶化?’如果正在好转,那么我想了解背后发生了什么。”
 
米勒也学会了简化投资流程。他说:“我正在努力摆脱不必要的工作。”例如,他曾创建过精密的财务模型,试图以此把控他所分析的每家公司的复杂性。“我不再建模了,这么做太愚蠢了,没任何意义。”现在,他只关注三四个他认为能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于每一家公司而言,都有几个关键的投资变量。”他说,“剩下的就都是噪音了。”
 
规律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格林布拉特、巴菲特、博格、丹诺夫和米勒都以自己的方式做到了化繁为简,我们其他人应该效仿他们。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简单、持续、长期有效的投资策略,一个我们充分理解并坚信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会坚持采用的投资策略。由于这一理念非常重要,我们稍后还会深入细致地讨论它。现在,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格林布拉特的思想,看看他是如何解决投资难题的吧!
 
 
 
有效的市场、疯狂的人们和具有隐患的事物
 
 
 
20世纪70年代末,格林布拉特在沃顿商学院读本科,当时他的教授们坚持认为,试图战胜市场毫无意义。作为有效市场理论的支持者,他们声称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信息。他们认为,消息灵通的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互动导致股票以其公允价值定价,这意味着寻找便宜货是徒劳无功的。
 
从知识层面看,有效市场论无疑是个出色的理论,它证明了群体的智慧,还对普通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普通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是以这一令人沮丧但符合现实的理念为基础的:如果你不能战胜市场,那么你就应该专注于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相应的回报。对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说,投资指数化产品无疑是最合理、最简单的策略。
 
但格林布拉特并不认同这些理念,他说:“我对所学的有效市场知识有一种本能的反应。在我看来,只读读报纸、看看新闻没什么意义。”
 
他发现,股市通常会在52周的高点和低点之间剧烈波动。如果一只股票2月份的交易价格为50美元,11月份的交易价格飙升至了90美元,那么如何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确定其价格呢?那些交易火爆的股票呢,比如突然之间火起来的“漂亮50”?1972年,信息畅通的人群将宝丽来股票的估值定为了150美元,而在1974年却定为了14美元,这公平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格林布拉特看到,整个市场无规律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1972—1974年的繁荣和萧条就是典型的情形,他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曾数次观察到这种情形。他指出,标普500指数从1996年到2000年翻了一番,从2000年到2002年增长了一半,从2002年到2007年翻了一番,从2007年到2009年增长了一半,从2009年到2017年翻了两番。当市场飙升、震荡和暴跌时,投资者是否合理有效地确定了股价?抑或他们的理性远不如学术理论家的设想?
 
1979年,格林布拉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他进入了沃顿商学院学习MBA课程,但他接受的正规教育并没有让他解开这些市场谜团。他上了一堂投资管理课,但二次参数规划等深奥的主题没能给他带来任何启示。不过,他做到了与众不同:“我得了班上的最低分。”
 
格林布拉特被《福布斯》拯救了。在沃顿商学院求学的第三年,他偶然看到了一篇介绍格雷厄姆鉴别廉价股策略的短文,之后他阅读了《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他称这两本书的内容与“我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截然不同”,格林布拉特说,格雷厄姆对市场运作的看法“非常简单明了,这让我极为兴奋”。
 
最重要的是,格雷厄姆给了他一个改变人生的启迪。正如格林布拉特所说,“股票代表的是你正在评估并试图以折扣价购买的企业的所有权”,那么,关键是要确认价格和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极大差距的情形。这一价差给了你一个安全边际,格林布拉特(像格雷厄姆和巴菲特一样)认为这是投资中最重要的概念。
 
一旦你意识到,你的使命是给企业估价并以远低于其价值的价格购买其股票,你就会释然了。格林布拉特说:“如果你能这么简单地看待投资,并且始终保持这种简单性,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一理念非常吸引人,你也会觉得其他理念都很愚蠢。在它的影响下,我把别人告诉我的关于如何看待世界和市场的99%的理念都抛诸脑后了。”
 
许多投资者听说希腊债务危机会威胁欧洲经济的最新消息时,都会感到不安,但格林布拉特说:“如果我在中西部拥有一家连锁店,我会因希腊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而突然以其价值一半的价格卖掉它吗?我不会这么做!但你在报纸上能看到这样的做法,而且每个人都这么认为。结合现实问问自己,‘二者是否有关系’,这很有益处。”
 
事实上,你可能已经意识到,投资界有很多人在胡说八道。华尔街的经济学家和市场策略师对宏观经济变化侃侃而谈,但无人能做出可靠的预测;媒体专家们苦思冥想随机的、无意义的短期价格波动的重要性;经纪公司里高智商的分析师们把时间浪费在了精确计算下一季度的公司收益上,这是一种荒谬的猜测游戏,成功的投资者不会这么做。
 
学院里的教授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创造出了复杂的数学公式,并用专业术语讲述夏普比率、索蒂诺比率、阿尔法、贝塔系数、莫迪利亚尼—莫迪利亚尼测度以及其他神秘的概念,这些概念为混乱的市场增添了科学严谨的气息。与此同时,投资顾问利用这些高明的概念说服客户,怂恿他们频繁地调整投资组合。巴菲特嘲笑这些高价兜售复杂性的人是“超级帮手”,他们的“建议往往是以艰涩深奥、令人费解的语言表达的”。
 
相比之下,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说”简单明了多了,他以一则简短的寓言讲述了这个糊涂人的经历,说清了整个投资游戏的奥秘。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格雷厄姆建议,设想你持有一家私人企业1000美元的股份。每一天,你的合作伙伴市场先生都会为你提供一份股票报价,他的报价会根据他当天的情绪而变化:“当他给你的报价高得离谱时,你可能会兴高采烈地把股票卖给他;当他的报价很低时,你同样会开心地从他那里买股票。”剩下的时间里,你可以静观其变,等待市场先生再次失去理智,向你提供另一笔你无法拒绝的交易。
 
换句话说,市场并不是一台有效的机器,它无法一直设定可信的、公平的价格。它会出错,会做出愚蠢行为。“人们是疯狂和情绪化的。”格林布拉特说,“他们情绪化而非理智地买卖东西,而这正好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因此,如果你有一套评估企业价值的合理方法,你就能利用他人的情绪获益。”
 
这就提出了一个显而易见但至关重要的问题:你知道如何评估一家企业的价值吗?
 
你做出何种回答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你和我都要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在跳伞和选股等极限运动中,自欺欺人是代价惨痛的习惯。格林布拉特说:“只有一小部分人重视企业,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那你就不应该自行投资。你连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投资都不知道,你又怎么能明智地投资呢?”7他接着补充说:“大多数人应该只投资指数基金”,因为“他们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我不具备评估企业的技术、耐心或兴趣,因此,我把这些工作委托给了专业人士,他们更胜任这些工作。我的做法是合理的,减少了我的很多麻烦。正如格林布拉特在《股市稳赚》这本小书中所写的:“盲目地选择个股就像是拿着一根燃着的火柴在炸药厂里乱窜,命大的话,你可能会活下来,但你会表现得像个白痴。”
 
尽管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但每隔几年,我还是会无视格林布拉特的这一警告买入一只股票。我现在持有3家公司的股票:一家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我希望持有其股票很多年,我想我对这家公司的了解足以证明我的长期投资是合理的。一家是矿业和房地产公司,我持有其一小部分股份。这只股票是一位不便透露其姓名的知名投资者推荐给我的。它的表现怎么样呢?到目前为止,这只股票下跌了87%。现在,我把它视为一个痛苦的提醒,提醒我要加倍小心,以免“点燃火柴和炸药”。还有一家是西瑞泰奇成长房地产信托公司,这是2020年零售房地产行业崩盘时我效仿莫尼什·帕伯莱完成的逆向投资。
 
格林布拉特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了4种估值法:1. 进行折现现金流分析,计算公司未来收益估值的净现值;2. 将公司的价值与同类企业的进行比较,评估其相对价值;3. 估计公司的收购价值,计算知情的买家可能会支付的价格;4. 计算公司的清算价值,即分析公司破产清算时的价值。
 
这些方法都不精确,而且也都有其局限性,但格林布拉特秉持的理念是,当一只股票足够便宜时,其上行潜力会明显大于下行潜力。购买便宜货这一思想本身非常简单,但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它涉及(大致)预测一家公司未来的收益和现金流等比较复杂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了查理·芒格与霍华德·马克斯共进午餐时做出的一针见血的评论:“做到这一点应该不容易,任何觉得它简单的人都是愚蠢的。”
 
格林布拉特坚持认为,他自己的估值能力“很一般”,他的优势主要在于,他能把市场上看到的一切“置于大背景中加以考虑”,并以一贯采用的框架对它们进行分析。他对这一框架的信心如此坚定,以至于他向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们做出了这样的保证:如果他们能较好地评估企业的价值,能以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大幅折扣买入股票,并能耐心地等待当前价格与企业估值之间的差距缩小,那么市场终会奖励他们。8
 
问题在于,你永远无法判断价格与内在价值趋同需要多长时间,不过,他表示,“我坚信,在90%的情况下,市场会在两三年内认可该价值。”
 
这就引出了被金融界视为最可靠法则的基本真理:从短期来看,市场是非理性的,经常会导致股票被错误地定价,但从长期来看,市场却是异常理性的。格林布拉特说:“最终,市场先生会做对。”
 
 
 
不公平的赌注和丑小鸭
 
 
 
离开沃顿商学院后,格林布拉特去了斯坦福法学院,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是因为,他不想去工作,但仅一年后他就退学了。此时,他的许多同龄人都踏上了成功之路,成了律师或投资银行家,但他不喜欢在一家规模庞大、毫无个性的公司里做传统的工作,每周辛辛苦苦地奔忙100个小时。他想找的是一份能让他身心愉悦、“靠聪明的想法获得报酬,而不是机械地打卡上班”的工作。
 
他到贝尔斯登公司做暑期工,由此踏入了期权交易这一新颖的领域。他回忆说,“我当时从事的是无风险的套利交易,我在交易大厅里跑来跑去,从打印机上拿到打印出来的文件,然后跑回我的办公桌前”,通过交易看跌期权和看涨期权,他可以在无损失风险的情况下“自动锁定利润”。“这让我眼界大开,知道了华尔街可能发生什么。”
 
格林布拉特一直对赌博很着迷。15岁时,他偷偷地溜进了赛狗场,为一只灰狗下了几块钱的赌注,暗自体验了一把赌博的快乐。他的大脑天生适合下注。“我喜欢计算概率。”他说,“我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计算每一笔投资的赔率。我计算上涨的概率有多大,下跌的概率有多大。”当我提到,所有卓越的投资者似乎都会考虑概率、都会仔细权衡不同结果的可能性时,他回答说:“嗯,不这样做你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投资者。”
 
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格林布拉特担任一家初创投资公司的分析师,对参与并购的公司进行“风险套利”押注。没过多久他就意识到,这是一场很容易失败的游戏。当合并按计划进行时,“你能赚到一两美元”,他说,但如果交易意外终止,“你可能会损失10美元或20美元”,这与格雷厄姆收购廉价股的策略“正好相反”,运用后一种策略时,“你可能损失一两美元,但也可能赚10美元或20美元,这是很好的风险/回报比率”。
 
1985年,为了运用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投资原则,格林布拉特创办了戈坦资本公司。最初他只有700万美元资金,其中大部分是由“垃圾债券之王”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提供的。在沃顿商学院一位同学的帮助下,他结识了米尔肯。据说米尔肯在德崇证券(Drexel Burnham Lambert)的4年里赚了10多亿美元,所以在一个前途无量但尚未取得好成绩的27岁玩家身上下点注对他来说并不算太冒险。9
 
格林布拉特说,他在戈坦资本采用的投资策略是,“不靠冒险而是靠不公平的押注赚钱”,也就是说,他只在胜算极大时才出手投资。不同投资的细节可能存在差异,但他总是寻找“不对称”的交易,即“不会损失太多,但可能会赚很多”的交易,他调侃道,“不赔钱的交易大多是好交易”。
 
不公平的下注机会很少,但格林布拉特并不需要太多,他通常会把80%的资金用于6至8项交易,集中度水平很高。他解释说:“好机会没有那么多,我寻找的是价格低的股票,如果其他人找到了它们,他们也会买入。”
 
由于在风险套利方面经验丰富,他对大多数投资者忽视的“特殊情况”独具慧眼,包括公司分拆、重组和破产后出现的“孤儿股票”。他还会投资流动性有限的小型股,因为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规模庞大,不愿买入它们。他说:“在不寻常的道路上或在其他人看不到的地方更容易找到便宜货。”格林布拉特可自由地在这些“不寻常的地方”寻找机会,因为他从不让自己执掌的基金变得臃肿。“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募集到任何金额的资金,但这样做会降低回报率。”他说。1994年,当戈坦管理的资产达到约3亿美元时,他返还了所有的外部资本,因此,该基金保持了足够的灵活性,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冒险。
 
事实上,当我请他解释戈坦资本经营成功的原因时,他提到的第一个因素是,“我们的规模一直很小”。第二个因素是他的投资组合异常集中,所以“你只需要找到一些好标的即可”。第三个因素是,戈坦资本多年来几乎没遭受过大灾大难,格林布拉特认为好运是部分原因。“我也讨厌赔钱。”他补充说,“所以我们会精挑细选,严格把关。”
 
格林布拉特的精选策略意味着,他通常会拒绝那些表面看上去不错,但实际上不理想的股票。同样,如果很难对某家企业进行估值,他也会对其敬而远之。他说:“我想让自己轻松一点,也许我比大多数人都懒惰一些,或者我想跨过的是高度为1英尺的跨栏,而不是10英尺的。”
 
但在罕见的情况下,机会在他最擅长的领域里出现,此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出手。格林布拉特说,在财神惠赐的珍贵礼物中,有一件是1993年赐予的。这是一次梦寐以求的投资机会,“几乎符合各项条件”。
 
一切始于1992年10月,当时万豪集团(Marriott Corporation)宣布将进行分拆。格林布拉特说,这家公司在房地产行业低迷时期陷入了困境,“他们建了许多酒店,但卖不出去了”。刚刚重组了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正处于破产边缘的赌场和酒店帝国的金融奇才斯蒂芬·博伦巴赫(Stephen Bollenbach)空降到了万豪酒店,肩负起了拯救该公司的重任。
 
万豪有两大业务:“一只漂亮的天鹅”和“一只丑小鸭”。“漂亮的天鹅”通过为其他公司管理酒店,产生了充足、稳定的费用流。“丑小鸭”建造并拥有酒店,负债累累。博伦巴赫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犹如给公司做了一次大型外科手术。他把两个业务拆分了。
 
美丽的部分组成了一家新公司,即万豪国际酒店,万豪集团85%的价值被赋予了这家无债一身轻的新公司。与此同时,无法出售的酒店和大约25亿美元的债务被扔给了第二家公司万豪服务(Host Marriott)——这是个肮脏的小垃圾堆,显然是由所有无人愿意拥有的有毒废弃物组成的。美丽的天鹅(万豪国际酒店)可逍遥自在地在夕阳下畅游,而丑小鸭(万豪服务)却可能被淹死。从表面看似乎就是这样。
 
格林布拉特知道,几乎无人会费心劳力地去分析万豪服务公司,更不用说投资它了。他说:“它看起来很可怕,欠了一屁股债,生意不好。”此外,在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眼里,这家公司的规模太小了,即使他们能忍受它的缺陷,也无法持有它的股票。分拆完成后,万豪集团的现有股东将获得万豪服务公司的股票,但格林布拉特确信他们会抛售这些股票。他做了什么呢?他把目光瞄准了这只丑小鸭。
 
“找到便宜货的方法”,他说,就是在“其他人不想要的”资产中发现隐藏的价值。
 
有一条线索表明,万豪服务公司可能没有看上去那么糟糕,即博伦巴赫(“设计这个邪恶计划的人”)将要管理它。如果这家公司真的会破产,为什么以精明著称、特别能赚钱的博伦巴赫会掌管它呢?事实证明,他有强烈的让公司扭亏为盈的动机。除此之外,万豪家族还持有万豪服务25%的股份,因此,一些精明的内部人士非常希望该公司能取得成功。
 
格林布拉特深入研究了这家公司的状况后,发现了它惊人的价值。当然,该公司有很多“糟糕的房地产资产”,包括一些未完工的酒店,但也有一些特别有价值的资产,比如机场餐厅许可和几处无债务的楼盘。
 
最重要的是,该公司的股价为4美元,可谓非常便宜。根据他的估计,仅从无债务资产部分来看,该公司的股价就值6美元,如果其财务状况有所改善,其有债务的资产部分也可能变得很有价值。“不对称性太明显了。”他说,“我花4美元买了价值6美元的无债务资产,还能从另外的一堆资产中捞到好处。退一步讲,即使有债务的资产一文不值,我也是用4美元的钱买入了价值6美元的资产。”
 
因此,格林布拉特马上行动,将基金近40%的资金投给了万豪服务公司,这是十分大胆的举动,因为后者是一家起步艰难、前路看似坎坷的企业,但格林布拉特看到了其他人错过的机会:一个极不公平的、令人无法抗拒的赌注。
 
正如格雷厄姆教导的那样,投资最重要的是安全边际。如果你以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了一只股票,其他投资者迟早会发现这一点,他们最终会推高股价。与此同时,格林布拉特说,“我看不出我会赔很多钱”,这正是他大胆下注的原因。他说:“要根据承担的风险大小来决定仓位。我加仓的不是赚钱最多的股票,而是不会让我赔钱的股票。”
 
结果怎样了呢?1993年秋,万豪服务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开始运营。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格林布拉特把他的投资增加了3倍,因为这只丑小鸭让质疑它的人失算了,它展翅翱翔了。格林布拉特从未预料到这次豪赌会这么快取得成功。“运气好。”他说,“但抓住好运的是我们自己。”
 
尽管结局很美好,但我得承认,这项投资的具体实施过程并没那么简单。首先,格林布拉特购买了优先股,这样,当公司破产时,他能得到额外的保护,此外他还利用看涨期权加强了防护。只有把冷静的理性、独立的思维和十足的勇气相结合,才能在一家不被看好的企业身上押上如此多的赌注,然而,他遵循的根本原则再简单不过了,还记得这一原则吗?它就是:找到值得投资的股票,以非常低的价格买入。
 
 
 
价廉+物美=投资成功的秘诀
 
 
 
格林布拉特的投资方法不断完善,部分是因为他看到巴菲特调整和改进了格雷厄姆的购买低价股的策略。正如格林布拉特所解释的那样,巴菲特做了“简单的小改进”,这“使他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买进便宜股很棒,但若能买下便宜的优秀企业,那就更棒了”。
 
巴菲特早期通过买卖低价收购的公司赚了一大笔钱,但随着资产的增加,他需要运用更具伸缩性的策略。在芒格的影响下,巴菲特转向以公平的价格收购他眼中的“出色企业”,并无限期地持有它们的股份。1988年,伯克希尔公司向可口可乐公司投资了6.5亿美元,看似支付的价格过高10,但事实证明,这次投资十分划算。为什么呢?因为可口可乐公司是一台特殊的增长机器,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较高的投资回报。伯克希尔最终在12年的时间里赚了10倍的钱。
 
通过研究巴菲特的投资之道,格林布拉特对造就卓越企业的因素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2000年,穆迪公司(Moody’s Corporation)被分拆,这家信用评级机构此前一直属于邓白氏公司(Dun & Bradstreet),堪称卓越公司的范例。格林布拉特说,穆迪公司“表面来看价格并不低”,但他和戈尔茨坦效仿了巴菲特的做法。为了确定穆迪是否值得溢价收购,他们研究了巴菲特对可口可乐公司的收购这一完美范例,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穆迪可能是他们见过的最棒的企业。
 
穆迪所处的行业利润丰厚,进入壁垒很高,而且它是行业内最重要的两家公司之一。近20年来,该公司的年收入增长率为15%。尽管可口可乐的资本回报率令人印象深刻,但穆迪可能保持健康稳定的增长。除了办公桌和电脑支出之外,该公司没有其他投资性支出。按格林布拉特的保守估计,未来10年内,该公司的收入可能继续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问题是,这只股票的交易额是其下一年度盈利额的21倍。但当他想到巴菲特为可口可乐付出的代价时,他意识到,穆迪的股价“仍然是相当便宜的”。
 
还有谁发现了这一交易机会呢?巴菲特。他收购了穆迪15%的股份,20年后他仍然保留下了大部分。到2020年,他最初以2.48亿美元买入的股票增值至近60亿美元。格林布拉特也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只不过他卖出得早了些,他用卖出这只股票的资金买入了其他便宜的股票。“我们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卖得太早了。”他说,“如果你买的股票相当便宜,即使你获得了不错的收益,那也比不上股价翻了1倍或3倍后获得的收益。”
 
作为一名教授和作家,格林布拉特一直在努力地阐明他的投资之道。这一过程“对我来说非常有好处,我试图简单明了地说明我一直在努力做什么”。他说,“总结出来的内容变得越来越简单。”他逐渐意识到,他的投资之道可被总结为:以低价买入优秀的企业。他把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投资精髓融合在了一起。
 
在格林布拉特的职业生涯中,有很多事例能证明这是明智的投资方法,但他想以更严谨的方式证明自己已破解了投资密码,因此,在2003年,他启动了一个总耗资额高达3500万美元的研究项目,他的使命是:证明“价廉物美”的公司能产生巨大的回报。
 
为了研究这类企业过去的表现,格林布拉特聘请了一位“电脑高手”来处理大量的数据。为了分析廉价和质量,他选择了能粗略反映这两个因素的指标。他认为,价廉物美的公司首先应该有较高的收益率,这表明它们相对于价格产生了大量的收益;其次,这类公司的有形资本回报率应该很高,这表明它们是能够将固定资产和营运资本高效地转化为收益的优质企业。11
 
然后,他聘请的那位计算机高手分析了3500只美国股票的数据,并根据这两个指标对它们进行了排名。综合得分最高的企业一般是以低于平均价格交易的相对优秀的企业。格林布拉特想知道,假设一位投资者在年初买入30只这类股票,一年后卖出它们,然后再买入30只排名靠前的股票,会是什么结果。在他的研究中,他假设这位投资者每年都会重复这一过程,能系统性地对廉价的优质公司进行投资。12
 
回测结果令格林布拉特“相当惊讶”。在1988—2004年间,使用这一策略的年回报率高达30.8%,而同期标普500指数的年回报率仅为12.4%。按照这个速度,10万美元的投资最终将增加至960多万美元,而投资标普500指数仅仅能增加至73万美元。这里的选股策略只依赖于两个指标,结果却远远优于市场。这一惊人的结论证明了保持简单策略的威力。
 
格林布拉特利用这一研究成果撰写了他的一本小书《股市稳赚》,他以幽默的语言阐述了如何利用“两个简单的工具击败最优秀的投资专家”。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股市高手”,他解释说:“坚持买入优秀公司(资本回报率高的公司)的股票,并且只以便宜的价格(以能给你带来高收益的价格)买入。”
 
他把这两种制胜特征的简单组合戏称为“魔力公式”。
 
 
 
你相信魔力吗?
 
 
 
只是有个问题:即使你煞费苦心地总结出了魔力公式并将其公之于众,大多数投资者也难以成为股市高手。
 
《股市稳赚》于2005年出版后,格林布拉特逐渐意识到了实施他向读者推荐的计划有难。他和他的孩子们尝试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要记录这么多的交易太困难了。他补充说:“我收到了成百上千封邮件,上面写着,‘嘿,谢谢你的书,你能帮我这么做吗?’”他还担心,一些读者可能会因为使用了从互联网上获取到的不可靠数据,或者在应用他给出的公式时计算出错而导致亏损。如果这些错误导致读者选错了股票,他实际上是伤害了他想帮助的人。这可如何是好呢?
 
格林布拉特的解决方案是创建一个免费的网站,即www.magicformulainvesting.com,该网站运用可靠的数据筛选出了符合他设定的两个标准的股票。他经常开玩笑地说,“华尔街没有牙仙子”,但他喜欢保护普通投资者,因此,他成立了“仁爱经纪公司”(Benevolent Brokerage Firm),公司的客户可投资于他确认的符合魔力公式的股票。
 
格林布拉特给了客户们两个选择。选择1:他们可以开设一个“专业管理”账户,按照规定的程序,定期系统地买卖从他给定的名单上选出的股票,有大约90%的客户选择让公司代劳,这样他们就不用做任何决定了;选择2:他们可以采取DIY的方式,从同一张名单中挑选出最少20只股票,自己决定何时买入或卖出。选择DIY方式的少数勇者想必认为他们自己的判断能增添一点魔力,哎,他们太自以为是了!
 
格林布拉特研究了成千上万的客户和账户,他震惊地发现,DIY投资者的业绩要差得多。在两年的时间里,这一群体的累计收益率为59.4%,而标普500指数的为62.7%。相比之下,拥有专业管理账户的群体的收益率为84.1%,高出标普500指数21.4个百分点。令人惊讶的是,DIY投资者因自己的决策少赚了近25个百分点,他们的“判断”已经把一个击败市场的好策略变成了一个落后于市场的烂策略。这是自我破坏的惊人展现。
 
格林布拉特说:“他们犯了投资者犯过的所有错误。”当股市上涨时,他们蜂拥而至;当股市下跌时,他们望风而逃。当这一策略表现优异时,他们蜂拥而至;当它表现不佳时,他们就不再运用它了。“理论上,他们可能相信以低价收购优质企业的理念,但实际上,他们在股票价格较高时追高,在股票价格较低时又放弃了该股票。”
 
更糟糕的是,DIY投资者避开了股票清单上看起来“最丑陋”的股票,没有意识到它们才是最诱人、最值得投资的便宜股。从情感上说,这些投资者很难买进名单上最便宜的公司股票,因为这些公司近期的发展不尽如人意,而且常常受到利空消息的影响。由于担心不确定性,这些投资者错失了因受打压的股票反弹而成为最大赢家的机会。
 
这些弄巧成拙的行为凸显出了每个投资者都可能面临的最棘手的挑战。仅找到了能提高长期获胜概率的明智策略是不够的,你还要严格、一贯地运用这种策略,尤其是在你心里感到极不舒服时。
 
格林布拉特说:“当你设定了要坚守的简单原则时,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是有意义的、不可动摇的简单原则。”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需要清晰的思想来对抗所有的心理压力、挫折和诱惑,否则你会摇摆不定或偏离正确的轨道。格林布拉特说:“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市场走势并不总是与你预想的一致。股票价格是随情绪而变化的,这是很令人讨厌的特点。你会受到各个方面的打击,你可能会发现,每位专家的看法都跟你不一样。”
 
当你赔了钱或者已经落后于市场好几年时,要坚守信念尤其困难。你会开始怀疑自己采用的策略是否仍然有效,或者是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但事实是,没什么策略能一直奏效,因此,遭受经济和精神上的痛苦是游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弱者会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这也为那些最能坚守原则、最能承受压力的人创造出了更多的机会。正如格林布拉特所说,“人们在业绩不佳时必定承受痛苦,如果没有痛苦,那么人人都能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格林布拉特坚信,他会在痛苦时期坚守原则,毫不动摇,但普通投资者很容易放弃原则,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在一项涉及1000家美国大公司的回测中,从1988年到2009年间,按魔力公式选择的股票的年均回报率为19.7%,而标普500指数的为9.5%,二者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尽管如此,在这22年中,按魔力公式选出的股票仍有6年落后于标普500指数,而且这些股票在2002年和2008年分别遭受了25.3%和38.8%的惨重损失。当你失血过多时,你很难保持镇定,除非你和格林布拉特一样对这一策略的合理性深信不疑。
 
这些数据使他得出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策略并不是能让人获得最高回报的策略。”相反,理想的策略是“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能被坚守的好策略”。
 
近年来,这一认识促使格林布拉特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捕鼠器”——一种能降低风险、“减少痛苦”的多空策略。他采用这一策略的目标是获得波动性较低的合理收益,这样投资他基金的人就更有可能“长期坚守”。
 
对于一位在20年的时间里运用集中投资法获得40%的年回报率的著名投资者来说,这是令人惊讶的演变,但这一事实也提醒人们,大多数投资者应该致力于获得稳健和可持续的回报,而不是逞匹夫之勇。格林布拉特说:“当我持有6到8只股票时,每隔两三年就可能在短短几天之内损失20%或30%,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这是一种难以坚持的策略,对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来说,“它不是好的选择,但对我来说却不错,当股票下跌了20%或30%时,我不会惊慌失措,因为我知道我拥有什么”。
 
如今,格林布拉特的团队已评估了4000多家企业,而且根据它们的廉价度进行了排名。从长期来看,他的基金投资了数百只股票,这些股票的交易价格均低于他估计的公允价值。他自然而然地把更多的赌注押在了最便宜的股票上。在做空方面,他押注了数百只溢价交易的股票,同样,他的仓位大小是根据估值决定的,最昂贵的股票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空头仓位最多的股票。他说:“我们的基本理念是,买入最便宜的,卖空最昂贵的,我们的操作是系统性的,不受任何情绪的干扰。”他知道有些押注可能对他不利,但只要能做到“大体正确”,他就心满意足了。
 
要执行一项涉及数百个多头和空头头寸的复杂策略绝非易事,格林布拉特组建了一支由金融分析师和技术专家组成的20人团队来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然而,作为其策略基础的原则始终是简单而强大的,我们所有人都应该铭记这些原则,它们是:
 
1. 股票代表着企业的所有权,必须重视企业。
 
2. 只有当股票的交易价格低于其价值时,才应该买入它们。
 
3. 从长期来看,市场是理性的,它将(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企业的公允价值。
 
问题是,没有人知道市场多久之后才能反映出公允价值,是数周、数月还是数年,但格林布拉特愿意等待,因为他相信这些原则是靠得住的。他说:“如果股票代表了企业的所有权,而且我擅长对它们进行估值,那么至少在一般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会做得很好。和万有引力定律一样,经济规律不会消失。”
 
 
 
4点简单的启示
 
 
 
当我思考从格林布拉特身上学到了什么时,4点简单的启示赫然出现在了我脑海里。第一,你不需要最佳策略,你只需要一个能实现你财务目标的明智策略。正如普鲁士军事战略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General Carl von Clausewitz)所说的,“追求完美是好计划的最大敌人”。
 
第二,策略应该非常简单、合理,你能理解它,你相信它的内核,即使在困难时期、在它看起来不再有效时你也能毫不动摇地坚持采用它。它还必须契合你对痛苦、波动和损失的承受力。写出策略及其依据的原则和你认为它未来能发挥效力的原因是很好的做法,把它视为一份政策声明或财务行为准则,在你承受压力和面对困惑的时候,在你想要获得心理平衡感和方向感的时候,你可以看看它。
 
第三,扪心自问,你是否真的有战胜市场的能力和特质。格林布拉特不寻常的特质使他拥有了显著的优势:他具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将复杂的游戏解构为最基本的原则:评估企业的价值,折价买入,然后等待。他知道如何评估企业的价值。他不受传统观点或权威人士的影响,比如沃顿商学院的教授们宣扬的市场有效说,相反,他乐于一次次地证明他们是错误的。另外,他富有耐心、脾气平和、自信、能干、理性、自律。
 
第四,切记这一点:要成为富有的、成功的投资者不一定非要战胜市场。几十年来,约翰·博格目睹了数千名基金经理试图证明自己的长期业绩优于指数基金,但他们都失败了。他对我说:“事实证明,这些所谓的‘恒星’都是‘彗星’,它们曾在片刻间照亮了夜空,但很快就燃烧殆尽了,它们的灰烬轻轻地飘落在了地上。相信我,这样的事情几乎总在发生。”
 
博格认为,“最简单的做法”是购买并持有一只配置均衡的指数基金,这类基金持有固定比例的国内外股票和债券。就是这样,不必绞尽脑汁地寻找市场时机,也不必费神劳力地选择下一只热门股或基金。
 
在写这一章内容时,我听从了他的建议,为我妻子的退休账户选择了一只指数基金,它是一只全球性基金,80%的资产投资于股票,20%的资产投资于债券。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最佳的策略,不过,只要她能长期持有该基金并定期加仓,这就够了。这是一个简单的策略,综合考虑了多样化、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平衡、税收效率、费用低廉以及长期持有等因素,它不那么耀眼、华丽,但正如博格对我说的,“你不必苛求完美”。
 
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都在指数化的数学逻辑和击败市场的梦想之间徘徊,但我知道这一点:无论选择哪条路,保持简单都是有意义的。
 
 
 
 
 
1 有趣的是,格林布拉特总是很随意地说出些俏皮话。例如,在《股市天才》(You Can Be a Stock Market Genius)一书的词汇表中,他对乡村白痴(VILLAGE IDIOT)一词的界定是:一个花24美元买投资书,认为自己能战胜市场的人(开玩笑的)!
 
 
 
2 科学领域内我最喜欢的能证明简单性威力的例子来自“生活方式医学之父”迪恩·奥尼什博士(Dr. Dean Ornish),40多年来,他完成了健康和营养方面的许多开拓性研究,他仅用10多个字就总结了自己所有的研究成果:“吃得好,多运动,压力少,爱更多。”他最近告诉我,“当你真正深刻地理解了某件事,花了一生去做某件事时,你可以把它变得很简单……你可以直击它的本质”。我强烈建议你阅读他所著的《还原:改变生活方式,逆转慢性疾病》(Undo It! How Simple Lifestyle Changes Can Reverse Most Chronic Diseases)一书,它可能挽救你的生命。
 
 
 
3 人们通常认为,这句话是达·芬奇说的,但事实是否如此,我们不得而知。
 
 
 
4 巴菲特在2016年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的信中写道:“如果要树立一座雕像来纪念为美国投资者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毫无疑问我们应该选约翰·博格……早年间,博格常常被投资管理业的人嘲笑。然而,今天他欣慰地得知,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因他获得了高收益,没有他,他们的收益要低得多。他是他们的英雄,也是我的英雄。”博格已于2019年去世。
 
 
 
5 1976年,博格推出的第一只指数基金吸引了1140万美元的巨资。他当时的目标是获得与市场相差无几的收益率,正因如此,他的基金不被看好。但博格明白了一个深刻的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主动管理者收取的巨额费用可能对投资方的净收益产生毁灭性的影响。为了推广指数概念,博格展示了一张表格,上面显示,当每年的收益率为10%时,100万美元的资金在30年后将增加为1750万美元,相比之下,一名积极的投资者,扣除每年的支出(从而将10%的回报率降低到8.5%)后,100万美元的资金在30年后将增加为1150万美元。换句话说,若每年节省1.5%的开支,注重成本的投资者最终将额外获得600万美元的收益。正如博格告诉我的,“我只知道投资的数学是永恒的。”
 
 
 
6 不方便说的一点是,我怀疑霍姆斯没有说过这句话,但他在1902年写给乔治娜·波洛克夫人(Lady Georgina Pollock)的一封信中说:“对于简单性,我想说的是,它只是复杂性的另一面。就是这样!”
 
 
 
7 如果你想提高分析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能力,可参考格林布拉特推荐的一些书籍,如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对财务报表的解释》(Interpre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詹姆斯·班德勒(James Bandler)的《财务报表使用方法》(How to Use Financial Statements)以及约翰·特雷西(John Tracy)的《如何阅读财务报告》(How to Read a Financial Report)。
 
 
 
8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的“所有者手册”中解释说,“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我们评估投资的相对吸引力和企业提供了唯一合乎逻辑的方法。内在价值可被简单地定义为:在企业的剩余存续期内,能从企业获得的现金的贴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股票价格会趋于其内在价值。”
 
 
 
9 在格林布拉特不知情的情况下,米尔肯干了违法的勾当。1990年,米尔肯承认了6项证券和税收违规的罪名,最终支付了10多亿美元的法律和解费和罚款。他在监狱里待了22个月,但没有陷入贫困:据《福布斯》报道,他现在的身价约为37亿美元。2020年,米尔肯备受争议地获得了总统的特赦。
 
 
 
10 1994年以前,巴菲特一直在增持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最终他对这家“世界上最出色的大型企业”投资了大约13亿美元。
 
 
 
11 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格林布拉特以息税前利润(EBIT)与企业价值(股票市值+净计息债务)的比值来衡量收益率,即收益率=息税前利润/企业价值;他以息税前利润(EBIT)与所用有形资本(净营运资本+净固定资产)的比值来衡量资本回报率,即资本回报率=息税前利润/(净营运资本+净固定资产)。为简单起见,他在计算中运用了最近12个月的与收益相关的数据。
 
 
 
12 真实的数据处理过程要困难得多。例如,格林布拉特的研究团队计算了1988—2004年间(1988年1月—1989年1月、1988年2月—1989年2月)193个一年滚动期内按“魔力公式”构建的投资组合的业绩。计算的结果十分惊人,其中包括,在169个三年滚动期内,按“魔力公式”构建的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全部高于市场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 1.8 Spirit Build 80722 Code detection by Codefense

Copyright www.zhongguosou.com. Some Rights Reserved.微信号:MiZhiHeiGeTaXi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