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在哪额就在哪
来自Android发布于2020-09-26 17:45
为什么消费里面出牛股
美国股市:西格尔教授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整理出1957-2003年美国股市回报率最高的20只股票,其中有11家来自快速消费品行业,6家来自医药行业,比例高达85%;
日本股市:在1992-2017年的经济衰退期中,日本股市回报率最高的20只股票中有8只来自消费行业,占比达到40%;
中国股市:我们统计出A股上市以来涨幅最高的50家上市公司,医药和消费类上市公司占比超过50%。
为什么消费行业是经常是牛股的摇篮?未来消费行业的投资方向怎么看?
周二下午,雪球联合机构间市场投资者教育基地请到了国泰君安咨询领域首席分析师诸利达为您带来深度解读。
直播看点:
国内大循环背景下,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消费领域四条投资主线:
1、 国内大循环使得出口转内销企业(主要集中在家电、轻工、纺织服装、电子等行业)直接受益,有利于缓解出口压力、增加企业销路;
2、在疫情冲击叠加国内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海外消费回流、本土品牌崛起是大势所趋,免税、旅游餐饮、影视游戏、酒店航空等行业需求端有望迎来增长,民族品牌(例如化妆品、奢侈品等)成为受益者;
3、国内大循环下,摆脱对国外的依赖至关重要,在高科技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加大国产替代将是未来的长期主题;除科技领域外,保障粮食生产、确保农业安全同样意义重大,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4、新基建和数字经济是我国创新增长的重要抓手,国内大循环对5G、特高压、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投资标的构成实质性利好。
路演实录:
各位投资者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由雪球社区、机构间市场投资者教育基地以及证券食堂共同举办的“看穿十大行业:给聪明的投资者上的行业分析课”的投教活动,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消费行业,大家都知道最近两年A股市场里消费行业可以说是行业关注焦点,在消费板块里也走出了很多常见牛股,比如白酒、食品饮料、医药等,特别是里面的行业龙头股票在最近几年有非常惊人的涨幅,我们今天就要来聊一聊为何消费行业里总是牛股辈出,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主要分成四个内容:
1、大消费是牛股辈出的摇篮,对国内外市场投资的回顾。从十年、二十年的角度来看,大消费都是牛股辈出的摇篮。
2、消费股独特的“行业属性”,为什么消费股容易出长线牛股,我们分析一下消费股背后独特的行业属性以及投资逻辑。
3、民族品牌崛起与国货潮流,在目前的市场环境里如何看待民族品牌的崛起以及国货潮流事件。
4、国内大循环下的投资机遇,以及如何把握消费股常见的投资机会。
以上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四个主要内容。
接下来我们做分开阐述。
大消费是牛股辈出的摇篮
1、回顾历史上的消费股行情。最近几年国内A股消费股表现非常好,有些龙头股票从上市以来涨了上百倍,很多投资者可能并不习惯,或者说非常惊讶于消费股长牛的累计涨幅,我们来对比一下海外的市场,中国A股市场前前后后将近30年时间,美国的市场持续时间更长,可以说是百年资本市场周期,我们来看在美国市场里消费股的表现情况。西格尔教授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整理出1957-2003年美国股市的回报率,回报率里涨幅最大的20只股票其中有11家来自于快速消费品,6家来自于医药行业。整个大消费占比达到了85%;
从回报率来看涨幅最大的是一家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这家公司涨了4625倍。第二家糖果公司小脚趾圈涨了1090倍。再往后是我们熟知的可口可乐,涨了1051倍,百事可乐865倍。可口可乐也是巴菲特的成名作之一。
不管是涨的比例来讲,85%,还是涨幅情况,消费股在所有行业里都是表现最佳的,这是从1957-2003年46年长期的角度,我们筛选了一下后发现美国股市和目前的中国消费股一样,从长期来看消费股的表现都非常优异。
再看日本的股市,我们统计了从1992-2017年这25年的时间里日本股市回报率最高的20只股票里有8只来自于消费行业,占比达到了40,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家居装饰、个人用品、家电、娱乐商城等领域,除此之外日本回报率最高的20只股票还有8只是制造业,这跟日本的全球高端制造和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密不可分。剩下的所有行业加起来只占20%。从日本股市的情况来看,以25年的周期,消费股在整个前20的股票里占比也达到了40%。
回头再来看中国A股,我们统计A股上市以来涨幅最高的50家上市公司,医药和消费类的公司占比也超过了50%,大概在56%。细分来看,医药行业达到了10家(20%),日用消费品9家(占比18%),可选消费品也是9家(占比18%),整个加起来按比56%。从涨幅更大的公司来看,前十里红色的包括日用消费品、可选消费品,再加医疗保健,这些大消费领域的公司可以说占了前十的绝大部分。这个数据可以表明在A股同样遵循着消费和医药行业盛产长牛的历史规律。这跟西格尔教授在《投资者的未来》中描述的美股情况是比较类似的。
现在我们经过过去这几年消费股的长牛之后,很多投资者对于累计涨幅较大的消费股心里会产生犹豫和迷茫,为什么这些股票涨了那么多?对比美国和日本的情况我们会发现,从长周期的角度来看,优秀的消费股在几十年累计涨幅一般都是非常惊人的,这是我们回顾的美国、日本以及中国消费股在历史上的表现情况。
大家注意我们在这里讲的并不是短期的时间,我们对美国统计了46年,对日本统计了25年,对中国统计了上市以来到现在为止这个非常长的投资周期里消费股的表现情况,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大消费是长期投资牛股辈出的摇篮。
这是从历史数据得到的情况,为什么消费股对于长期投资来讲存在长线走牛概率较高的现象?我们分析一下消费股背后的投资逻辑以及它独特的行业属性,为什么消费股长线是牛股辈出的摇篮。
消费股独特的“行业属性”
人口是消费之基
讲消费股背后投资逻辑就要讲行业分析,一讲行业分析大家就会想到行业的生命周期,我们经常讲行业从萌芽到快速成长期,到成熟期再到衰退期,需求从出现到快速增长,再到保持稳定,再到最后的衰退。一般行业都会有一个生命周期,而对于消费股来讲消费需求的底层逻辑在于人口,人口只要在增长,只要人类社会在向前发展,意味着消费行业的需求整体都是往上的,也意味着消费行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从需求的意义上来讲,消费就是一个永远的行业。
我们来对比一些周期的公司和科技的公司,它的行业周期可能要比消费要短,比如90年代风靡一时的录音磁带,现在大家很少能看到了。比如周期里城镇化的高峰的阶段,我们可能对周期品的需求比较大,但如果过了重化工业阶段,可能这段时间需求就会回落。我们来看美国需求的情况其实也一样,在基建高峰期需求比较大,但过了这个阶段之后人类对于它的需求可能有回落,行业也存在着从出生到衰亡的规律,但对于消费股来讲,只要人类社会在往前发展,消费的需求是相对长时间内会保持稳定增长的行业。
对于中国来讲呢,中国在消费行业有巨大的市场优势。既然消费需求的基础是人口,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14亿庞大的人口和4亿中等收入群体强大的购买力,这一点上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我们在看消费股的时候,在过去这几十年中国处于这样的位置,我们经常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对标,对标中国同类公司的市值和全球龙头的市值对比。到现在我们看到2万亿的白酒,看到6000亿左右的酱油,大家可能会很不习惯,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消费潜力特别大的国家来讲,未来继续出现超大市值的公司其实是很合理的现象。
我们来看,从绝对人口数量,中国有14亿人口,从人均数量上来看,目前人均跟美国相比,比如我们以跟美国作为比较,目前人均GDP大概是美国的0.16倍,人均的可支配收入是0.09倍,人均社会销售零售总额只有0.22倍。我们的总量很大而人均又很低,意味着中国未来消费市场的增长潜力很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潜力的释放,在这个过程之中必然会有更多超大市值的中国消费公司出现,这是人口对于消费的一个影响。
需求演进 + 技术进步驱动消费行业变迁
从人口的角度来讲,消费的需求增长是比较稳定的,但这个稳定不代表消费品的需求不会发生变化,有两个重要的发生变化的原因,一个是需求的演进,第二个是技术进步会驱动消费行业的变迁。
先来看一下需求的演进,消费升级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迁共同推动消费理念的变化,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收入、区域、年龄、教育、背景等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比如我们的东部区域和西部区域,一线城市和五六线城市,他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所处的层级都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导致国内的消费分级现象非常严重。比如说在一线城市,消费已经进入到追寻个性化、自我实现的过程,他们会更多注重品牌背后附加的内容,比如说对人的尊重以及情感需求,在五六线城市更多还是在满足量的消费需求上,你在五六线城市推广的时候可能价格比较低,这种产品的增长就会比较快,占据渠道的产品增长就会比较快,比如现在电商里用的拼多多、淘宝,我们来看它的定位,如果定位在五六线城市,那么降价打折是最好的方式。而在一线城市的高端品牌上,他们的需求就完全不同,这种需求升级和演变会带来消费理念的变化,从低级需求到最高级的需求,消费理念会发生大的变化,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科技进步会对生产、供应链、渠道、营销等各个环节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来看一下技术进步对于几个环节的影响,比如生产环节更加智能化、高效、低成本,对工业链的变革更加数据化,我们说的大数据、高效,对于渠道精细化、精准化,对于广告的精准推送,渠道场景化的体验等到营销的变革,去中心化等,对于消费升级上面生产对应产品的升级,品质化;供应链对服务的强化,细致、及时;渠道的场景化,比如我们的电商,比如最近几年出现的直播平台,直播购物等;到营销的去中心化,比如品牌的去化、一超多强等因素,这都是技术进步对消费行业产生深刻的变化。我们有一个行业是最能反映技术改变消费的领域,就是我们渠道端的商场。中国的商场发展了几十年,大型商场也就做到100亿到200亿的销售额,大商场做到500亿,这500亿以上的数量是很少的,但进入到一个新的渠道,电商,比如说阿里巴巴,它在几年时间就能把销售额做到上万亿甚至几万亿,市值也达到了几万亿的规模,这就是技术进步给消费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第二个变化,技术对生产端、供应端、渠道以及营销产生的深刻变化。
需求端:稳定性、长周期性、扩张性、升级性
在需求变化的过程中本身消费行业的需求还有很多特有的性质,我们归纳为稳定性、长周期性、扩张性和升级性,这些特有的性质决定了消费行业能够走出长线牛股的根本因素。在这些特性里我们认为稳定性是消费行业的核心,什么叫稳定性,就是消费行业具备明显的弱周期性的属性,比如今年年初出现了新冠疫情,这时候投资者也好、老百姓也好,大家肯定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会上升,投资人不敢拿钱做投资,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放缓周期,但在这种情况下日用品和药品的消费不太受到影响。不管有没有疫情,饭总是要吃的,不管有没有疫情,生病了也要吃药,必须消费品几乎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下游的市场需求,企业竞争优势,品牌壁垒能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稳定。
刚才我们举过一个例子,比如说手机,功能机以前的龙头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但由于智能机的出现,他们的竞争优势被颠覆了,后面的龙头变成了苹果、华为、三星等等。科技企业的品牌优势随着技术进步可能会因为大的变革产生颠覆性影响,但消费品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壁垒在较长时间内能得到持续稳定,这跟消费行业本身的稳定性是有关系的。
第二个体现消费行业的稳定性就在于消费品符合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消费品追求健康、美丽、快乐,这些主题可以说是人类出现以来到现在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所以优秀企业的生命周期近乎于永续经营。举以前的例子,比如录音磁带,比如胶卷,由于技术的进步,这个行业到了一定时候生命周期就结束了,而消费品的生命周期近乎于永续经营,因为人类对健康美丽快乐的追求永不停止,所以对于消费行业,从稳定性上来讲,它们符合永续经营的情况。这是稳定性,也是消费行业最重要的特征,因为它竞争优势的稳定性,可以带来整个企业长期的发展。
第二个重要特性就是长周期性,股神沃伦.巴菲特有句话 “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而消费品投资属于长长的坡、厚厚的雪,优秀的消费品企业能够穿越周期的波动,即使在经济寒冬之下也过着比较滋润的日子,通过时间的复利累计实现稳定成长,优秀的消费品企业可贵之处在于它稳定增长的复利。即使一家企业每年只赚10%,如果几十年下来,它的盈利增长幅度是非常大的。我们去看一些优秀的消费经济,A股市场这二十几年有过多次牛熊转换,在前面的牛市里消费品在短周期角度来讲不一定能跑赢周期、不一定能跑赢科技股,但如果把时间拉长,通过复利影响,几十年之后你会发现整个赛道里跑到最后的还是消费品的公司,我们说优秀的消费品企业实现复利的累计增长,换句话说就是优秀企业是做时间的朋友,通过时间复利积累最后获得惊人的涨幅,可能从短期来讲并没有跑赢那些市场最亮眼的明星,但从长期来看有耐力的这些公司才会笑到最后。
我们复盘A股市场,有一系列优秀的公司,包括白酒、卤制品,为代表的消费品企业,长期来看,从2002-2020年18年的时间里经过长期积累,最后远远跑赢了沪深300,也跑赢了绝大部分股票,刚才贴的从上市以来涨幅最大的50家企业,前10的绝大部分都是消费股,前50的一半以上都是消费股。这些企业成功穿越了多次经济周期,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2020年的新冠疫情等等,股价连创新高。
第三个也是消费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扩张性,我们在这里要讲一个马斯洛需求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最低的是生理需求,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人最想满足的就是吃饱穿暖,这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满足生理需求之后会追求安全的需求,在这个阶段人类会开始注重产品的质量,在第一个需求里更多对价格敏感度比较高。第三个需求是社交需求,对内容的敏感程度会比较高,比如传媒里的一些消费需求。第四个是尊重需求,个性化,品牌、潮牌等。最后是自我实现,追求情感的敏感度,我们看到很多高端品牌,比如奢侈品的品牌奢侈品的品牌在消费时并不是因为它的产品质量特别好或者性价比特别高,去买香奈儿的女士,她在这个过程之中除了商品之外更多追求的是品牌背后所体现的情感价值,买这个商品背后一大部分的价值来自于情感的价值,在这个阶段对于品牌的关注度,对情感的需求就会比较强。
人类的需求是从低到高这五个层次,对应中国的现状,我们类比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以及五六线城市的消费阶段,这个过程中,随着低层次往高层次转变的过程中,需求的多样性、丰富性是有一个扩张的,也就是我们说的需求的延展性。
我们来看,一二线城市现在的消费相对比较超前,他们更多注重个性化、多样化和体验式的消费;三四线城市更多是温饱型消费得到满足之后开始转向享受型消费;五六线城市仍旧处于第二层消费阶段,个性化意识并没有完全觉醒。所以如果一个消费企业注重一二线城市,那么它对品牌、个性化的注重程度会很高,如果主打三四线城市它就会追求产品质量,如果是主打五六线城市,那就是注重渠道和价格。所以整个消费分级的情况,从低层次往高层次转变过程之中消费会有一个扩展。
最后是消费属性里的升级性,什么是升级性,刚才我们讲了马斯洛金字塔型的消费理论。在底层往上层转变过程之中会有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目前中产阶级已经成为支撑中国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消费升级也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多元化、品质化、高端化、健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品牌对于消费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们来举一个行业的例子,就是白酒行业,来看一组数据:从2003-2012年白酒整个行业增速是28%,高速增长,但从结构上来看,这28%的增速里有19%的年化增速是由产量增长提供的,也就是意味着2012年之前白酒的增长主要靠量。我们对比一下2016-2019年,年化增速12%,但是这12%里9%的增长都来自于白酒价格的提升,在2012年之前主要是量的增长,2016年之后主要是价格增长,这里面实际上体现了对于消费的升级,因为在2012年之前满足的是消费的量的需求,而在2016年到2019年,大家在追求白酒品质往高端化发展,我们在白酒目前的情况也是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行业整体产量增速萎缩,我们看到2016-2019年整个行业产量增速只有3%,这是非常低的状态,但以高端白酒为代表的品牌,大家都知道的这两个品牌却出现了量价齐升的趋势,也就是越涨价市场越供不应求,越是涨价,大家的需求越大。这里面体现的从最初对于量的需求的满足到对于产品消费升级对高端产品的追求,在这里面我们用白酒的例子就看得非常明显,2016年之后就是靠白酒提价来推升整个行业的增长,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低端产品却出现了过剩,这就是消费需求的升级性。
企业端:品牌+产品+渠道,企业竞争优势不断沉淀
讲完消费需求的情况,我们来看供给端,所谓供给端就是消费品企业,从消费品企业看什么情况呢?我们在投资消费行业的时候最终要落实到消费品的一些企业上,消费品企业里最关注的是三个:1、品牌。2、产品。3、渠道。这也是我们经常讲的消费品行业竞争力里的三个,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实际上这三点对应的是在消费升级不同阶段对应的因素,我们列举来看,在物资匮乏的时代,能够把商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至关重要,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渠道是最重要的,谁占领渠道的企业,获得的优势更多。我们可以看到在90年代之前以及现在,比如在印度、非洲这种市场里,你会发现对渠道的占领非常重要,因为这个阶段在满足量的需求,你只要能把商品推送到消费者面前,这个商品就可以卖掉,在这个阶段企业的渠道力至关重要,也是拥有竞争优势最主要的一点。
当进入产品品质升级时代之后,在这个时代需求已经满足了,基本上从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里面的市场竞争依靠产品价值的提升和细分领域的创新,这时候产品成为了竞争最关键的点,比如中国经历物资短缺时代进入2000年之后,基本上大部分行业开始进入存量市场的时候,产品的竞争就会变得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产品力是最重要的;到目前大部分行业都进入产品过剩时代,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比流量更加重要,这个阶段消费品牌拼的就是品牌力,具有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会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所以在优秀消费企业上我们注重什么?就是注重这三个:品牌、产品、渠道。而优秀的消费企业能够适应这三个时代变迁的潮流,从渠道驱动到产品驱动再到品牌驱动,占领消费者的心智,通过自己的管理、组织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的品牌价值,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长期的增长。
我们在现实中其实也看到很多对应的公司,比如说有些公司本身管理能力一般,产品质量也一般,但因为赶上的某一个时代的风口,在这个时候它能够很短期内的占领渠道的话,那么这家公司短期内会有很高速的增长,但过几年之后这种公司可能就慢慢消亡了,我们把它称为机会型的公司。
这种公司的竞争优势是很容易被颠覆的,这种竞争优势很不稳定,之后有一些企业开始进入到产品的设计,注重产品品质,我们说进入到一个组织型的消费品公司,在这个时候它的竞争优势会逐步开始稳固,会更加稳定,再到最后进入一个品牌价值提升的平台型公司。我们看到世界上优秀消费品公司,其实它都是品牌型、平台型的公司,到这个阶段,企业的竞争优势会更加稳固。
这三个层层递进,随着渠道、产品、品牌,它的竞争优势的稳定性也是在增强的,我们寻找这三方面都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实际上背后是在找具有优秀管理组织能力的消费品公司,因为这三个不管是渠道力、产品力还是品牌力,如何获得,本质上是在于公司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只有有优秀组织管理能力的公司才能实现长期的增长,十几年前大家都觉得酱香型的白酒味道比较怪,但十几年之后我们发现白酒里面最流行、卖得最好的都是酱香型的白酒。我们说不是酱香型的白酒好喝,而是优秀的消费品企业通过它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让消费者认为酱香型的白酒好喝,并不是你喝了酱香型的高端白酒就有面子,而是优秀的消费品企业通过它的组织管理让消费者觉得喝了高端的酱香型白酒有面子。所以我们在追寻消费品优秀企业的时候,落实到本质一点上就在于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在表象上就表现为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力这三个方面。
民族品牌崛起与国货潮流
这是消费品本身的行业属性,正是因为我们说的稳定性、长周期性以及在供给端这三个属性导致消费品的竞争优势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带来了消费品行业长期的增长。讲完这个我们要结合目前中国的情况来谈一下最近几年出现的民族品牌崛起和国货潮流的现象,对这个现象我们认为其背后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2、文化复兴。3、民族自信。4、国货崛起。国货崛起是表象,其本质上在于中国民族自信的逐步提升。
我们跟中国的邻居日本比较,其实在很多关键点上有类似的情况,日本在1964年举办了东京奥运会,我们在2008年举办了北京奥运会;1968年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2010年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大阪世博会197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最关键的人均GDP8000美金这个槛,日本是在1978年达到的,中国在2016年人均GDP达到了8000美元。在很多关键点上日本和中国其实存在着类似的现象,从文化背景、国际环境、发展战略以及储蓄和偏好中,日本和中国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们来对比日本,能够更好地说明目前国货崛起现象背后本质的原因。1980年之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财富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日本也出现过本土文化的觉醒和民族的自信提升,大家知道,在化妆品这个行业日本的化妆品影响力非常大,中国人去日本玩,特别是女性,经常会买日本的化妆品,日本化妆品实际上是崛起于1974年-1994年,我们来对比整个时间的线路:
从东京奥运会、大阪世博会到后面一系列的事件,我们会发现日本也是经历了民族自信恢复的一个过程。在二战之后日本被美国接管,从老百姓的民族自信、文化各方面都依赖于西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在当时是非常推崇西方的东西,就跟我们在六七十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前后这段时间,我们会发现很多消费者心里觉得只要是进口的牌子总是比国货好,会有这样一个心理。
日本当时也一样,到后面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之后,日本有两篇影响力非常大的书,一本叫做《日本可以说不》,第二本是《日本第一》。这些书籍的出版实际上反映的是老百姓民族自信的提升。再到后面一些文化产品,比如说《排球女将》,还有一部热播剧《血疑》,我相信年纪大一点的投资者可能都看过,日本的热播剧在中国播放率也非常高,这反映的是文化的崛起,从文化崛起到民族自信,民族自信带来国货的崛起。
我们用美妆行业来说,美妆行业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信的产品:50年代时日本女性化装基本都是学美国以及奥黛丽赫本化妆的模式,60年代基本都是烫头发模仿西洋人的风格,到70年代又模仿嬉皮士的风格,直到70年代之后随着日本的自信心提升我们看到日本在70年代后期开始脱离了模仿欧美人的美妆,开始体现亚洲女性、日本女性本身的优势,本身的审美观,到80年代日本职业女性形象以及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奢华小姐风的美妆。这种化妆风格的推崇从模仿欧美到立足于本国,发现本国女性的美,再到80年代职业女性、90年代初的化妆风格,实际上反映了民族自信的提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经济的发展情况。
中国正迎来民族品牌崛起的伟大时代
回顾日本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国产品牌的崛起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它本质的原因是在于民族自信的提升,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对于民族自信的提升,对于国货品牌的认可度也会逐步提升,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对于国货品牌认可度最高的应该是95后甚至00后,而70年代、80年代的人,他们的接受程度相对会更慢一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民族自信的提升,我们相信中国的消费品行业正迎来民族品牌崛起的伟大时代,这些民族品牌里将来会诞生出很多优秀的、市值巨大的消费品公司。
国内大循环下的投资机遇
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 “稳定器” 和 “压舱石”
最后我们结合目前国内大循环的背景,讲一下消费股投资的方向。首先我们讲一下消费股的重要性,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风生水起,消费在整个增长的贡献率2019年达到了57.8%,而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经济增长放缓,消费对于稳增长需求的重要性更加得到提升,新经济和新消费在疫情期间也实现了逆势增长,比如生鲜电商,以前买菜都是到市场,但现在生鲜电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远程医疗,疫情影响了远程医疗增速也非常快;比如在线教育,疫情期间中小学听课,怎么办,怎么把教育补上?在线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还有在线办公,因为在一段时间内提倡在家办公,在线办公也出现在疫情期间,这些新经济、新消费对经济的增长也有快速拉动。
中国政府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对于国内大循环这个事件,我们要认识到海外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不是以我们国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国内大循环是应对海外市场的变化,我们认为这个地方并不等于闭关锁国,而是主动应对国际局势和环境的变化,做长期谋划的选择,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从原来外向型的出口导向转为内需驱动的增长动力。中国的顺差现在相对GDP的比重已经降到了国际公认的3%以内的均衡水平,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数年超过100%,14亿巨大的人口导致的内需市场是我们能够提出国内大循环的底气所在,扩大内循环对于我们投资来讲,需要做到的一些事情:
一、扩大内需潜力,摆脱外需依赖,重视科技发展,提升产业水平,完善资本市场制度的建设以及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落实到投资我们认为几个方向是后面重点关注的一个方向,里面也包括消费,包括一些高科技领域,第一个是出口转内销,出口转内销有利于缓解出口压力,增加企业销路,轻工家电是最直接的两个行业,我们认为后面可以重点关注;
二、消费回流,民族品牌崛起的大背景,消费回流主要是免税概念,包括旅游、餐饮、影视游戏,航空、酒店等方向,这也是消费里作为可选消费,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要重点关注的,包括影视游戏、酒店航空,它是在疫情中受影响比较大的,在疫情后期我们认为再结合国内大循环的背景,这些方向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三、自主可控,包括科技等一些领域,还有粮食生产安全,粮食生产安全对国家的安全意义重大,还有农业安全。
四、技术进步中产生的新消费市场,包括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和新能源汽车,重点提一下新能源汽车,汽车这个行业也属于可选消费的耐用消费品的行业,这个行业其实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燃油车正在慢慢发生改革变成新能源汽车,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属于国内大循环下受益的重点方向,后面也值得重点关注。
以上是我们今天对于消费行业要交流的所有内容,我们从四个方面跟海外经验的对比,
1、我们看到消费品从长期角度来看存在着走牛概率较高的现象,很多长线大牛股都是消费股;
2、消费股长线走牛的原因是因为它特殊的行业属性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