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果搜的博客

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致力于财经投资网站导航与在线网络工具的开发与普及

Search(博客搜索)

热文排行

最近发表

最新评论及回复

« 重力加速度投资逻辑(投资周记0251-253)重力加速度投资逻辑(投资周记0254-0256) »

重力加速度投资逻辑(投资周记0254-0256)

 投资周记0254----未来的主人翁

(2011-05-08 08:56:05)
标签:
价值投资 分类: 投资周记
     今年中小板块普遍调整的幅度比较大,一方面是由于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包装、变脸的比较多,而另一方面则是投资者对中小企业估值存在较大差异所造成。对大多数人来讲,衡量一个企业股价高低,往往都是参照市盈率(PE),如果PE只有20倍甚至10几倍,人们就普遍认为价值严重低估,而一旦PE达到40倍或者50倍以上,大家往往会觉得股价过高,需要进行估值修复。不可否认,PE是我们在对企业进行估值时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但是我们不能拿过去的业绩来作为参照,因为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他的未来,过去好不代表将来就好,过去很差也不一定将来就不好,很多东西都是在动态变化的。打个简单的比喻,一个才华横溢但是现在又很贫穷的大学生,与一个中了500万彩票但是没有什么能力的小混混,尽管目前的贫富悬殊比较大,但我想更多的人还是会看好前者的潜力。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股票明明PE很高,股价却一直涨,等到涨了好几倍之后,PE反倒降到很低了。比如近期的牛股三爱富,按去年的业绩测算目前PE接近300倍,但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又是去年全年的5倍左右,那么他的PE又该是多少才合理呢?而类似宝钢这样PE不足10倍的股票,却很难得到市场的青睐,这么低的PE为何吸引不了大家的兴趣呢?
    投资一个企业,我想除了参照他的过去外,我们更应该看重他未来的成长,这也是我投资理念的一个核心要素,所以与其说我是在做价值投资,倒不如用“价值成长投资”来概括要更贴切一些。就我的经验来看,如果一个质地不错的小企业在未来几年能保持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那么30倍PE的价格绝对是安全的,即便短期内会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行,但用不了多久股价就能回升到合理区域。不过,要把一个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分析到位,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有人喜欢根据某一两个季度的数据,就对企业的全年甚至是将来做出推测,这样其实很容易形成片面推断,尤其是对那些季节分布不均或者短期受一些偶然事件影响的企业,得出错误结论的概率非常大。另外很多人也会根据公司披露的一些在建项目的盈利预测来作为推断依据,这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是可行的,但毕竟是上市公司单方面给出的预测数据,具体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包括企业的同行和上下游进行深入分析。还有一种对成长性的预测,也是很多券商的研究报告经常会用到的,就是根据过去的成长性来对未来进行简单的假设,有的券商甚至就在当前的业绩基础上按30%的复合增长率推断出未来2年的业绩,这种方法我认为属于极不负责任。
    在判断一个企业未来的成长时,我通常会参照很多要素来进行综合评估,但最看重的还是企业的管理团队。我们知道,企业竞争的背后实际就是人的竞争,对于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来说,不管行业竞争如何激励,或是遭遇什么突发性因素,他们总是会做的比其他企业要好,有时候还能借助行业的一些不利因素提升自己的竞争地位。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层素质低下,即便整个行业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这个企业也是很危险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投资一家企业就是投资他的管理团队,相当于我们把自己的钱交给他们去打理,如果这些人你认为他们做事不靠谱,我想你绝对不会拿自己的钱去投资的。但是我们一旦认定这是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就要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要相信他们化解困难和风险的能力,而不能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提心吊胆。当然,我所指的只是那些靠自身努力打拼的中小企业,对于贵州茅台、包钢稀土这样的企业,很明显是不适合的,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管理团队,他们可能还是一样的运转。
    在“人”的要素达标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考虑行业的发展。如果行业发展空间大,那些优秀的企业也就更容易得到快速发展。相反,如果行业发展空间接近饱和,即便企业的管理团队很出色,也容易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行业的发展有两种,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有一些行业会形成越来越大的需求,从而提供了很大的商机,比如近几年的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还有日渐风生水起的安防产业等。另一种是行业整体增长的速度可能不怎么快,但由于行业集中度非常低,会给那些优秀的企业提供巨大的行业整合机会。比如前些年啤酒市场竞争激烈,各地都有自己的品牌,但这几年通过行业整合,形成了华润、青岛和燕京三大巨头,这些企业也在行业整合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近几年一些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也渐渐因技术和资金等因素造成了一定的门槛,这就给那些业内具备技术和资金优势的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比如我之前谈到的广告行业和兽药行业,就处于一个比较分散的状态,有些优秀的企业就可以利用行业整合的机会迅速壮大自身的实力。
    最后一个就要回归到企业自身上来。对企业本身的研究一定要细化,横向和纵向的分析都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横向比较,看这个企业在业内处于什么样的竞争态势,跟同行相比他的优势和不足在什么地方,再结合行业的发展变化就可以对未来有个大概的预测;纵向比较就是要根据他的上下游的供需状况,再结合企业自身产销能力的变化,就会对企业的前景有个很清晰的认识。比如水晶光电,你要了解他低通滤波器的状况,只需盯紧数码相机市场就可以了;要了解红外截止滤光片的销售情况,盯住大立光和玉晶光这几个大客户就容易搞的清楚,大立光和玉晶光今年4月份的营收都是创历史记录的,同比出现了很好的增长,那么相应也可以推断水晶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在4月份的增长肯定也不会差。
    把以上这些搞清楚了,再具体参照企业的一些技术储备和应用、在建项目的进度和预期、市场推广和布局等细节因素,对企业的成长性就会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推断。当然,对未来的盈利指标和增长速度我们不一定会有很精准的预测,事实上这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很多事情都是会不断变化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上进行很好的把握,我想这也就够了。一旦你能确定你投资的企业未来会具备很好的成长性,那么持股的信心无疑就会大大增强,这样肯定就不会再为一些小的波动而耿耿于怀。
   
 
投资周记0255----浪花
(2011-05-13 20:16:17)
标签:
价值投资
股票 分类: 投资周记
     今年的股市比较有特点,和去年的行情差不多正好相反。去年指数下跌,但个股机会满天飞,很多人都轻轻松松的赚了个翻倍,对于去年的股市,我把它定义为“牛市”(按多数人的理解,应该叫“局部性牛市”)。今年的行情还只走了5个月,对于指数怎么演绎,我觉得是很难预测的,毕竟股市的走向本身就不好把握,更何况几只权重股也很容易被操纵并导致指数的失真。不过结合前几年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我在去年年底把今年的行情当做“熊市”来对待,时间周期定位在12月到今年的10月,这个预测很可能极不准,而且个股之间的差异也会很大,但不管怎样,凡事做最坏的打算和应对,我想应该是没有坏处的。当然,我所理解的“熊市”未必就是指数暴跌,而是大多数股票都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很多人都会出现较大的亏损,就像今年,尽管指数还是飘红的,但我认为已经就是熊市的特征了。
    年初也有不少机构预测行情时,认为今年中小盘股出现大跌,而去年低迷不振的大盘蓝筹股会出现估值修复性行情。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中小盘股的确跌了很多,市场的二八效应也非常明显,只是上涨的这个“二”似乎与大盘蓝筹没太大关系,而是一些多年没有什么表现的冷门股。最近大体看了一下,很多牛股的涨势丝毫不次于07年大牛市,比如山东板块,先有大成股份上演铁矿石的疯狂,紧接着华阳科技又完全翻版演绎,鲁信创投和鲁银投资这对投资兄弟也是一路上攻不肯回头。再看看中小板,尽管属于跳水的重灾区,但牛股照样频频出现,比如美欣达、精功科技、冠福家用这些前几年长期不受资金关照的品种,今年却一反常态,牛气冲天。对这些涨幅已高的牛股,大多数人都是敬而远之,抱着欣赏的态度,可这个市场仿佛就是有意和你作对,你越是不敢买的股票,涨的越是凶狠。相反,那些你看着很安全的品种,当你觉得股价跌到合理区域可以买的时候,他反倒跌的更起劲,搞的你感觉像是坠入到无底的深渊。应该说,大部分股民目前都处于这种欲罢不能的困惑状态,从博客上持有我股票的投资者就能看出个大概。尽管我从不推荐股票给他人,但有些人非要买你的股票,我也没有办法,不过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似乎一直存在,就是我手里表现好的股票往往很多人没买,或者买了之后提早被抛弃,而他们持有的恰好总是那些近期走势不佳的股票。比如鲁信创投和大华股份,这两个今年算是比较坚挺的,但很少有人问到,反倒是水晶和省广之类的问的人比较多。
     对于目前这种形势,我们是该改弦易张还是按兵不动为好呢?我觉得这要因人、因股而异。如果你想急于赚钱又身手敏捷,参与这些强势股自然要比拿着那种下跌无期的股票要好。如果你是像我一样立足于长线投资又不会在乎短线波动的话,只要你能确定你投资的品种具备价值和成长性,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因此乱了阵脚。从今年的这批牛股的运作手法来看,和05年以前的玩法很类似,基本上就是一个收集筹码、再讲故事然后疯狂拉升的过程,相信10多年的老股民都已经很熟悉这些套路了。总体来看,今年的这批牛股质地大都是很烂的,你要用PE或者成长性去衡量肯定会吓跑,比如迪康药业、金瑞矿业这样没有任何业绩而是完全靠想象力去支撑的品种。另外,有些牛股表面上看业绩增长几倍甚至几十倍,但基本上是一次性收益,扣除后实际根本没有什么起色,比如美欣达一季度每股收益0.81元,增长21倍,主要是因为收到土地补偿金增加了7500万净利润,扣除后实际是亏损的;冠福家用预计上半年增长70倍,净利润约4500万左右,而如果扣除股权转让的4000万收益,实际也就区区几百万的利润。其实这种一次性收益,稍微成熟点的投资者都能看明白,里面的主力更是很清楚,可为什么还这么疯狂上涨呢?这也是主力机构的一种手法,你不上当他就一直涨,直到有人上当为止,当有人(包括基金)实在受不了这种疯狂反差,卖出手里的优质股转而去接这些“故事型”股票时,他们的意图也就达到了。其实持有这种股票,内心也是比较忐忑的,而且最终你能赚到多少,还是个未知数。我最后一次参与这类股票,是在07年上半年,当时买的海虹控股很快就从11涨到20以上,但不久又打回原形,最终我13块多清仓,基本是空欢喜一场。由于这样的股票对我来说不好把握,从此以后我就基本不玩了,安安心心的做我的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的确是很磨人的,尤其是那些心态不好的投资者。最近有个持省广股份的股民给我发纸条,说前面赚了10%没跑,现在反倒亏了30%,觉得很郁闷。我说你既然认为你是在做价值投资,还这么在意短期的波动干什么呢?买股票时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赚10%,也不是就打算拿这么几个月,所以短期内股价的起落和波动就不是我们该关心的,而是应该把焦点放到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上。就像前面赚的10%瞬间就消失一样,亏的这30%也未必会成为事实。很多人买股票时给的理由是企业估值低、成长性好,但往往卖出时的理由则变成股价走势破位,或者推翻自己原来的一些看法,这种前后的不一致,也就成了亏损成为事实的最主要原因。投资其实是个漫长的过程,就像农夫种庄稼一样,如果你播好了种子,就可以安安心心地等它生根发芽,如果今天因为下雨怕种子淋坏了,或者明天担心被虫子咬坏了,于是不停的翻开看,那还能种出庄稼吗?假如说我们不去花太多精力关注股价的涨跌和市值的变化,那么长线投资就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比如我现在尽管也面临着不小的损失,但我一样过的很快乐,尤其是这段时间沉醉于歌手和唱片的整理,股市对我来说好像都是或有或无了。股票只是我们用来改善生活的一种工具,千万不要沦为他的奴隶,让他来主宰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季报披露完毕之后,我在股票的关注上暂时也处于一个真空期,基本上没什么可以研究的了。最近一方面除了听音乐和整理唱片外,下周开始还将为7月份的青藏之旅做准备。生活中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可以享受,干嘛非要让股票的阴影来笼罩我们的内心呢?股市的涨跌本身就是件很寻常的事,无论熊市有多么惨烈,也只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待到浪花退尽时,又将会是一片艳阳天!
 
 
投资周记0256----盼三年
(2011-05-20 19:23:45)
标签:
大华股份
价值投资 分类: 投资周记
     5月20日是传说中的“网络情人节”,3年前的今天,大华股份正式登陆中小板,从此股市里又多了一位青春靓丽的佳人。也正是在这一天,我买入了1000股大华的股票,原本是打算短线娱乐一把,不曾想就此与大华结下不解之缘。如今三年过去,在全体大华人的共同努力下,她已经从当初一家市场关注度不高的小企业,成长为安防行业的龙头,而我们这些持有大华的长期投资者,也真正尝到了价值投资的甜头。三年的时间并不短,相当于我们从初中过度到高中,或是从高中跨越到大学;但三年的时间也不算长,回头看看,这三年转瞬即逝,当初的那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投资大华的这3年,很多人都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投入的这块资金目前增值了好几倍,我不否认买股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但对我来讲,这3年最大的收获,或许是自己投资理念和处事哲学的成熟,这些比股票增值显得更有意义。回顾自己3年前的投资周记,偏激与浮躁屡屡见诸笔端,企业分析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对人和事也缺乏足够的理解与包容。而经过这3年的沉浮,我的心态已经变得十分平和,投资风格也日趋严谨和稳健,外界对我所造成的干扰也已经降到最低,无论是股价的涨跌,或是他人的毁誉,在我看来皆不过是风烟一抹。
    08年我建仓大华时,引来众多的跟风者,当然也有先买再发现我博客的。跟风者一部分是因为我之前的股票如航信市场表现较好,还有一部分是看了我的分析文章后对大华有了新的认识。买入股票之后,我就开始在博客上逐一分析这家企业,从5月31日的第一篇文章《大华股份探讨(1)》开始,根据不同角度接连写了6篇文章,而且还专文介绍了里面的股东情况,只要公司有重大事项披露,包括中报和年报,我都在博客中进行过详细分析。而这些文章的内容都是从哪来的呢?一方面我反反复复的阅读了招股书,提炼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并根据招股书里提供的一些资料追根溯源,比如当时查到大华在某某城市有一家代理商,于是我就委托当地工商部门的朋友了解过几次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在一些安防网站和论坛的学习和提问,以及查阅不同网站的相关报道,收集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我把这些信息经过整理和提炼,再融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也就形成当初的一篇篇分析文章。为了进一步加深了解,我也保持和公司的密切沟通,一是利用投资交流平台,二是不断给公司打电话咨询,从刚开始的小宋到后来的小王,到最后与吴总的直接沟通,至始至终都没有间断。另外,我也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和一些人脉优势,从侧面去了解公司的情况:比如委托一个在滨江开发区某家电子企业做销售的朋友不时地去大华摸底;通过一个与海康管理层关系密切的房地产人员了解这两家公司的发展状况;甚至还与傅总的球友以及安防媒体的记者进行交流。经过这么多努力,我对公司基本面信息的掌握就比一般投资者强很多,为了让参与该股的朋友也能获取更多信息,我把我所了解的这些都毫无保留的贡献在我的分析文章上。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分析文章,买入大华的人越来越多,有长线打算的,也有短线投机的,但这时候问题就跟着来了。由于08年处于熊市,市况不佳,大华也难免走弱,加上机构普遍对电子行业有偏见,所以大华的股价也一度跌至发行价附近。而股市很多人都是逐利的,当他们发现赚不到钱时,便开始将这种责任归咎在我身上,有说我是赌徒的,有说我是庄托的,还有说我是收了公司的钱来做宣传的,最过分的就是有些人一面享受你的劳动果实,一面又想看到你悲惨的下场,当时不只一个人得意的说要抄我的底,打算等我还没解套就卖出,这样既能让他获利又能让我摆脱不了套牢的煎熬。面对诸多的不公正待遇,我感到很愤怒,但也没有办法,只能自己硬挺。幸好身边还有一些能相互理解的朋友,加上大华对投资者很真诚很热心,我也就没有感到太大的压力。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好转,更多的考验和煎熬还在后面。08年11月底,大华的股票突然开始跳水,紧接着又发布了业绩向下修正的公告,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记得当时有个叫“价值投资实践者”的博友,在公告发布之后毅然割肉出局,并在博客里指责公司不诚信。为了让那些持有的投资者坚定持股信心,我一方面努力克服自己对股市恐惧的心态,另一方面又认真梳理好种种头绪,接连写了《发生什么事》和《伤心小站》这两篇投资周记,在文章里对公司的情况以及股价表现做了详细分析,并引用了蔡琴的一段歌词:“无论怎样雨季过后,列车又要开往前方,还是让我们期待终点站的相逢吧。”现在回头想想,为什么每次股价低迷时,都是我去给别人信心,而不是别人给我信心呢?
     经过几个月的僵持后,到了09年的3月底,大华年报的分配方案又再度把我推向风口浪尖。因为这一时期股市已大面积反弹,以东方雨虹、恒邦股份为代表的一批小盘次新股,借助年报高送转题材,股价出现凌厉的上攻,很多都是不断创出新高。而大华因为年报不送转而且分红较少,股价当天就大幅低开,好不容易反弹的成果又再次被抹杀。针对大华的这种表现,有不少当初没有把航信换成大华的股民开始议论纷纷,比如老黄鱼就认为大华这公司有分配能力却不送股,令他怀疑大华的业绩是否真实。面临诸多的压力,我长久憋在内心的情绪也终于爆发了,在当期的周记《多情总为无情伤》中,就大华的分配发表了很多措辞激烈的言论。现在回头想想,其实大华的这种分配也属正常,大家生气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股价没有表现,尤其是其他股票大涨的情况下。如果说股价一直上涨,不管是业绩下降,或是一毛不拔,相信大家都不会有这么多非议了。尽管当时情绪波动比较大,但我并没有选择抛售,因为我很清楚这个企业和行业未来的发展,而且之前有过这么多教训,我坚信我最后能在这只股票上赚大钱。随后我安排了去江浙一带春游,到杭州之后刚开始还因为之前发表了那篇声讨型的文章而不好意思去公司拜访,后来还是鼓起勇气与吴总联系,没想到吴总非常大度,对我们几个股民给予了非常热情友好的接待,当时还考虑到我难得去次杭州(结果我3年内陆续去了4次),把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当前面临的一些困难给我们做了详细介绍,这反倒令我对之前的那篇文章更加感到惭愧了。
    拜访大华之后,我对公司的信心有所增强,加上当时手中其他股票表现较好,所以尽管09年大华表现一般,我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收益。由于市值逐步回升,同时我清理了QQ群,并把一些容易对我造成干扰的股友拉黑,这样持股心态也就越来越好。到了2010年,大华一改往年的颓势,随着业绩的高速增长,股价也上了好几个台阶。这三年来,可以说我是见证了大华的茁壮成长,而同时大华的人也见证了我在价值投资上的一次成功,在这种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彼此也变得更为熟悉、更为理解和包容。另外,我也吸取了大华上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不再像以前那样频频发表企业分析的文章,比如去年仅仅是详细分析了顺络电子这一家企业,水晶光电也只写了与欧菲光比较的一篇文章,而且当股价处于低迷时,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通过传递我对企业的乐观态度来增强别人的信心,因为这纯属徒劳,而且容易给自己惹麻烦。有些人你不用说什么,他就能领会你的意思;而有的人你对他说的再多,他也很难扭转之前的想法。至于那些喜欢人身攻击的低素质股民,我现在已经完全不在乎了,毕竟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做到像我一样,在当前这样一种功利性色彩浓厚的社会里,出现一些这样的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从目前大华的情况来看,似乎散户已经不多,当初跟我买入大华的那些股民,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都已经出局,大部分人都是在股价拉升途中提早卖出。尽管如此,但我身边还是有不少人一直持有,而且很多都是从08年买入后到现在都没有怎么动过,比如法拉利、石流勇进、无形当中、jay、玫瑰火红、扶摇、椰香瓜子、82、83、Jefrey、wolf7、平方、庄主、和静主人、张三丰、fishqw等等,另外还有一些09年大华启动后买入的也一直持有至今,比如两天、Wendy、ANNA等,同样都是受我的影响,有些人亏钱或者少赚,而这些人能坚定不移的持有大华,与自身的素质和心态是密不可分的,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缘分。应该说,这3年下来,大华累计的涨幅也不是太大,以上市当日收盘价算接近4倍,比他涨的好的股票也有很多,而且短线和波动高手累计下来的利润或许远远高于这个成绩。不过对我们这些要求不高的投资者来说,3年能有这样的收益,已经是相当满足了,而且在分享这些收益的同时,我们也在愉快的享受美好人生。
    在经历了持有大华的这三年之后,其他股票上的种种波动,对我们来说现在已经都只是浮云,因为我们最终要的,还是股票卖出时的收益,而不是中间涨跌的空欢喜和徒悲伤。如果你在买入一只股票前,做好持有3年以上的心理准备(当然实际不一定会持有3年),那很多东西就会看的平淡了。其实,只要是好东西,一般3年左右的时间,涨幅都不会差,只不过有的喜欢第一年表现,有的喜欢在后面表现。就以我手上两只股票为例,大华从08年最高52跌至27块多,跌幅达48%,从27块多到去年最高197块多,涨幅达620%;鲁信从08年停牌前的11块多跌至3块多,跌幅近70%,然后从3块多到今天最高58元多,涨幅达12倍。如果分别以大华首日收盘价和鲁信停牌前的价格计算,大华涨幅与鲁信基本接近,只不过二者前期下跌的幅度不一样,股价表现的时段也不一样。
     持有大华的第一个三年已经过去了,在感谢全体大华人这3年辛勤努力的同时,我也希望她的下一个三年依旧能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大华可能会打破我上一只股票航信的持股纪录(3年半),现在不妨把大华当做一只全新的股票,再盼她个3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 1.8 Spirit Build 80722 Code detection by Codefense

Copyright www.zhongguosou.com. Some Rights Reserved.微信号:MiZhiHeiGeTaXi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