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果搜的博客

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致力于财经投资网站导航与在线网络工具的开发与普及

Search(博客搜索)

热文排行

最近发表

最新评论及回复

« 雪球达人马毛言论汇总(20200928)是川银藏、投机与德州扑克 »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分析师?

 发布于2014-04-14 15:36

【干货】资深研究员谈优秀分析师是怎样练成的
来自丹华的雪球原创专栏
注:本文为国内著名券商的首席策略分析师所分享
 
说实话,做分析师这个行业,从表面上看应该算是高富帅的行业。每一年毕完业,各个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如果有这样的一个offer摆在面前:研究所的工作,他可以过来做研究这个事情。我想十个里面会有八个会动心,这是客观的一个现实。但问题是这个行当是否想大家想的那么好呢?我想可能真的未必。为什么呢?首先,分析师这个行业是吃青春饭的行业。有人说你这说法不对,你看华尔街的很多分析师,四五十岁的有大把,人家都是经验足够丰富的,一直活跃在分析师的岗位上,但国内就很少见。我们不管干什么事情,跟他们相比,我们都能把人力资源压榨发挥到极致。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他看成是负面的东西,比如大家同样生产袜子,我们就能把生产袜子的工厂变成血汗工厂。一个女工可以一天在流水线面前干12个小时,甚至14个小时,但是你到国外试试?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把几百年资本主义的历史翻出来看看,任何一个大的国家在走上升期的时候,都是对每一个人力资源的压榨几乎无一例外都处于极致的状态,你看有哪个国家不是这样的。至少今天的相对的发达的国家,都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我想我们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看到的现象,就是在任何一个行业,你想出头的话,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而在分析师这个行业,我曾经有过不是很准确的总结:在这个行业,首先是没有笨的人。智商不够的、过不了水准线的,根本进不了这个行业。为什么?举个例子,去年xx证券招应届生,一共招6个人。收到超过1万封简历,,面对这一万封简历,研究所和人力资源部干一件事情,只看中国6所学校的:清华、北大、复旦、南大、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其他的学校一概不看,上海财经都没有。然后国外的,有很多人回来,只看常青藤的,这是第一道坎。一顿筛选,还剩一千多封简历,然后继续挑。你可以想像,能进研究所的,能做做研究和分析岗位的人,他会需要跨越怎样的门槛。
 
第二个,有足够的智商,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所谓的知识储备,至少是你在学校念的经济金融的基础知识要相对比较扎实。有了扎实的基础,你来做这个事情,才不会那么吃力。够不够呢?远远不够。以卖方研究为例,这几年,由于外部的环境不是很好,导致出现了几个结果,其中一个就是很多券商在降薪裁员。在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他的标准是什么呢?标准很简单,就看你工作的努力性和积极性。这是一个负向的激励,那有没有正向的激励呢?有的。还是以卖方研究为例,卖方研究它能够让你创造奇迹,所谓创造奇迹就是,可以用一年两年,快的话两年就够了,你的年收入可以过百万。还有哪个行业?有人说卖保险有可能,是有可能,卖保险有个百万圆桌会议,但是这个概率有多大,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个是很困难的事情,隔行如隔山嘛。
 
但放眼望去,正儿八经的大家从事的其他的这些行业,或者说非销售类的。销售类的说实话,你完全猜测不出来明天会是什么样的。但剩下正儿八经的,你的薪酬能一步过百万的,有哪个行业?东看西看还真看不出来。大概也就是研究这个行业能创造这样的奇迹,而几乎每一年都有类似的奇迹在上演。一个很年轻的,刚才学校毕业的出来的人,看懂一个行业,做分析师。一年两年之后,他就成了新财富第一、二名的分析师了。新财富新财富第一、二名的分析师一年可以拿一百万,两百万,甚至三百万的收入。这个都是合法的,甚至是税后的收入,很正常。这一方面是足够的正向激励,另外一方面,你会发现,这个行当就没有笨的人。我的一个总结,在这个行业要能做出头,都需要拼命精神。
 
事实上,任何一个分析师行业,我觉得最基础的门槛,就是这两点。第一个就是要有可以的基础,这个基础既包括学历的基础,也包括知识积累的基础,还包括情商和智商方面的基础。这是一个硬门槛值。有了这个硬门槛值之后,所需要的就是勤奋到极致。这个勤奋远超你高考或考研所面对的勤奋或努力程度。勤奋之后够不够呢?还不够。因为这个行业严重过剩。
 
我去年闲来无事做了测算。就是一个主流的基金经理,把所有的报告看完,你知道需要花多少时间么?按照最高的成年人的阅读速度,他大概需要花掉五分之四年。也就是一年只有五分之一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去睡觉什么的,剩下的一分钟都别歇,就在那看报告,才看得完。这个事情告诉我们,整个行业是严重的产能过剩。那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就是一定要有特色。在一个过度竞争的行业里面,如果没有特色,你做分析师,哪怕你再勤奋,恐怕也是很难做的很高或者很好。
 
需要同时具备这三点,第一超越门槛值,第二足够的勤奋,第三你要有天赋。为什么?差异化的东西和特色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谁不想做差异化的东西,但为什么你做不出来。在做出差异的时候,意味着你要去创造。而在任何一个环境里面,哪怕是在硅谷,创造都是稀缺性的资源。而且还需要是成功的创造,中间失败的创造不算。你做的很多的努力或者新的创造最后本证明愿意看的很少,那就是一个失败的创造。这很残酷,但是谁也无法否认。
 
我原来认识一个分析师,他是看零售行业的。他大概用了3年到4年的时间做到了新财富前几名。他很勤奋,勤奋到什么程度呢?整个商贸零售行业领域,任何一家公司出了公告,他都不会放过,全部都会有点评跟上。勤奋到每一天你几乎都看不到他闲着的时候。他如果不是在写报告就是在打电话,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在去路演,永远就在做这三件事的过程中。
 
但是,即使这样他依然没有拿过新财富的第一名,或者是第二名。为什么?因为前面有两个比他更早的,现在差不多30多快40的人,但依然和他保持着同样强度的工作。前面的人跟你一样勤奋,还比你有更长的工作经验。你怎么办?没办法。他说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这样的力度直到有一天前面的人干不动了,才有机会上去。这就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很客观的状态。
 
这就是在做分析师的过程中,我相信,从务虚的角度,至少是需要经过这么几步的。
 
接下来,我再从务实的角度讲讲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分析师。
 
今天参加这个会议之前,我见了一个人。这个人最初也是从研究所出来的。很多年前的,人家90年代就开始工作了,他是第一批参与研究所草创的。研究所出来之后去了基金公司,在基金公司那边管投资,也分管研究。
 
他跟我说:按照我心里的预期目标,我要打造一个合格的研究员(请注意他说的研究员不限定方向,就是说到最后这个研究员应该是既能把研究的工作做好,同时也能把投资的事情做好,本质上就是一个合格的基金经理),至少需要8-10年时间。
 
我说:“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我们现在市场上能看到的情况,没有哪个基金经理是用这么长的时间打造出来的啊。经常就是一个人入行2-3年、3-4年之后,有一天他突然告诉你,他管钱了,成基金经理了。”
 
他说我给你算一下账:第一步,这个合格的人要能做到什么呢?他说我丢给你一家公司,你要能够把这家公司看明白。什么样才算把这家公司看明白?这是要有客观的标准的,你比如说他的主营业务到底是哪些?他的核心竞争力在那里?哪些变量或者说哪些关键点是能够影响到他利润的最核心的东西?他的三张表你能不能做出来?这些都是很客观的,也是很基础的一个东西,这个是第一步,丢给你一家公司能够看明白。
 
丢给你一家公司能够看明白够不够呢?不够。因为你在看一家一家公司的时候,本质上是在熟悉这个行业。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这个行业里面出现一家新的公司,然后这新的公司,拿半天时间你大概就能把这个公司搞明白。这个搞明白就是我说的那些标准,半天时间。那你就相当于这个行业你就出师了。这个行业是怎么样的状态,主要矛盾是什么?里面的公司大概会有哪些个商业模式,每一个商业模式下面典型的应该是什么样子?决定他的利润变化的最关键变量是什么?你基本上心里就有个谱了,这个就算你这个行业基本上看明白了。一个行业看明白了,需要多长时间呢?达到他说的这个程度你至少需要2年。有人说我特别聪明,特别勤快,一年时间就达到他说的标准。有没有这个可能?也有可能。
 
但是光看一个行业够吗?不够的,不单是不够,而应该是远远不够。你在后面很快就会面临第二个问题,就是你行业与行业之间要有个比较。行业比较的这个框架,如何去搭建,包括行业比较这个过程中最核心的变量是什么?你应该要有一个直觉式的反应,这就很难了。为什么?你比如说你看第一个行业,用了1年时间,那么这个时候直接让你进行行业比较,你干不了的。你要拿出第二年的时间再看一个行业。第二年再看完一个行业够不够呢?不够。
 
你至少要看完4个行业,这4个行业应该来说:消费类的你应该看完一个、高科技的TMT的你要看完一个、典型的周期品的你要看完一个、大的金融品的跟资本相关的你要看完一个(无论是银行还是地产)。你至少需要看过4个行业,假设你是最勤快最聪明的,那你看完也需要4年时间。
 
看完4年够不够?不够。为什么?因为接下来你还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比如我丢给你10家公司,然后让你把这10家公司给我排个序。哪几家公司你觉得是最好的?这时候麻烦就来了?为什么?因为这10家公司可能分在N个行业里面。有人说这不简单吗?我把他的盈利预测的增速拉出来看嘛,按盈利预测增速排个表,最高的放在最前面。如果这样的话,你就不要做行业比较啦,太简单了。你只要把行业利润增速排在最前面的这个公司你买入就行了嘛。
 
有这么简单吗?差得远呢。为什么 ?因为你看到的行业与行业之间这个盈利增速或者变化的情况包括景气的情况是不够的。他除了行业间比较,他还要跟自己比较。他会有一个位置,这不就很麻烦的事情出来了吗?就是你比较的不是一个维度的事情,你比较的是N个维度。这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老老实实地去搭建一个行业比较的一个框架。那么行业比较的框架,需要考虑的问题至少应该包括这几个变量,第一,自上而下看,就是现在这个位置宏观基本面的这个变化,他会从边际上面更有利于哪几个行业方向?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你就看CPI-PPI的这个剪刀差。用这样的方法你去选取,到底该看周期品还是该看消费品?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但他所代表的思路是一个很准确的一个思路。
 
模糊的办法,后面代表很准确的思路,就是你自上而下的从宏观基本面出发,你去推导一些结论。这些结论会告诉你,某些个行业未来在边际上他改善的程度会比其他行业更显著。这是第一个,自上而下的,从基本面出发。
 
第二个呢,你还要从流动性出发,因为大的流动性的变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资金价格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大概对非金融企业的盈利的影响是负的3个百分点,但是请注意,分水岭就出来了是不是。它对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这就是第二个,流动性的干预影响需要看。第三个,就是不同行业的不同估值的影响。当我们说估值的时候,估值是一个表面的东西,你比如说可以把每一个行业,历史上的估值,你拉根线,你现在到底是属于中值的位置,是上轨区间,还是下轨区间,这个是可以说的。但这个事情,能只考虑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增加一个变量。什么变量呢,增加一个非常关键的变量,就是机构持仓,包括产业资本增减持。就在现在这个位置上,你到底是不是受你们本行业的产业资本的青睐,这个时候资本市场的存量投资者对你的持有到底是多少,这在我们做后面预测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是很关键的东西。大概率来说,你考虑完这三个之后,基本上你就会能够圈出这几十个行业里面相对比较有优势的那几个方向,那么剩下的这几个方向,你再用它们盈利的增速和未来变化的情况做一下横向的区分,大概就可以选出好的行业来。在这里面,像我刚才说的这个规律,其实相对比较容易总结,但是在具体用的时候的经验,你是很难把控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至少提到了三到四个方向的东西需要做比较,而每一个方向的东西在做比较的时候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指向的标的,指向的行业也是不一样的,如何去做取舍?或者说如何把不同的行业方向,你选出来的东西给他赋予比较高的权重,这个只能靠你自己去总结,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那么做这件事情多长时间能做出来,至少一到两年。市场感觉比较好的一年,市场感觉不好的需要两年。这样我们算一下,加总起来就是五到六年的时间。五到六年的时间,是不是就可以出师了呢?不好意思,远远不够。为什么?还缺一点,最后实战的经验。就是你在做投资的时候,你考虑问题的思路,和你做研究的时候考虑问题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做研究的时候,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然后明确的告诉你,错了我下次再重新再来,但是你做投资的时候不一样,错了你就要认了。这涉及到你仓位到底应该如何管理,我到底怎么下这个注,一把下到位,然后错了就全部出了,还是说我试探性的连续加注,如果出来的话我也连续砍仓。这样把我无论是买还是卖的过程,它都分步骤的,这个不同的风格,包括在不同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市场感觉,你才会去认错,在不同的公司,多大的把握下面,你可以下多少注,这个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得出来的,也不是你做模拟盘可以练得出来的,必须你真真实实的去手上拿着这个钱,感受这种压力,在这个压力下面,你能够做出的这些反应,带给你的才是一个准确的结论。
 
我觉得他说的这个东西很有道理,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个合格的研究员和一个合格的基金经理,他应该慢慢的变成了同一个人,中间的界限应该是越来越模糊的,那么到那一刻的时候,我们能看到的,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投研人员。事实上,我们看国外很多基金经理、研究员,他的职业生涯很长,二十年三十年,但我们国内发展的过程熊长牛短,导致什么结果呢,导致的结果是当牛市来临的时候,整个市场跨越式发展过快,一下子对基金经理的渴求是没有底线的,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相当于大家游泳还没学好,那你就先上船呗,先把这个船往前撑着,能走多远算多远,中间万一掉在水里,就相当于交学费了,这是一个现状。这个是从买方研究。
 
买方研究和卖方研究他其实应该是两类人,买方研究他这个要求到最后其实投研应该是同一个人,但对卖方研究他可能会更加不同一些,因为一个是负责忽悠的,一个是负责管钱的。管钱的是以结果为导向,忽悠的是以声音大小为导向。我想大家应该近期都听过一个人,那个人的名字叫李大霄。他从去年开始看多,一直看到今天,被很多人嘲笑,但是还有一个人他名字叫罗毅,罗毅也从去年开始热血分析师看多,看多银行,看多大盘,但是呢,嘲笑他的人不多,为什么?你就会发现,卖方分析师在忽悠的时候,是有水平高低之分的,水平高的就是无论他结果是不是错的,一直在错,只要他忽悠能力足够,他始终可以在这个市场混下去,这是卖方研究和买方研究最大的差别。如果我们把罗毅同志和李大霄同志一起扔到买方,让他们去管钱,那么结果一定是一样的,去年底的时候他们就都下岗了,你绝对看不到他们俩还在市场上混。但现在的情况是李大霄同志已经夹着尾巴了,你还能看到他多少声音呢,每次出来的声音被铺天盖地大家骂一顿,灰溜溜回去了,但是罗毅同志热血分析师已经出到第五卷了,这就是差别,忽悠水平的差别。
 
从这个例子出发,我想对于买方研究员的要求,跟刚才的卖方研究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到最后会在一个最高能力的体现上,这个最高能力的体现,四个字,叫忽悠能力,但是请注意,忽悠能力这个东西不是你第一天来,进这个行当你想要就能要的到的,为什么,我们前面跟大家说,整个卖方研究的这个产能过剩,是非常严重的,完全可以用非常这个词。在非常严重的产能过剩这个背景下面,每一个人,你都可以把他当成这个行业里面的小工厂主,你怎么样可以把这个小工厂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做大起来,靠的是什么,这个时候买方研究和卖方研究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如果是买方研究,比如说你是基金公司内部的,到最后很简单,你别跟我整那么多没用的,我只看你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高就没问题,就能活下来,产品质量不行,过几天就完蛋。
 
但是呢,卖方研究,像我们这种,各家券商的分析师这个研究是这样的吗?他不是,他不仅要看你的产品质量怎么样,还要看你的营销干的好不好,我们做个设身处地的假设,就假设你是一个基金经理,你知道你要同时面对多少分析师吗?我给大家算一下,就假设20个行业,每一个行业平均来说至少有20家公司,这是多少人?这就是每一个公司你都不用观察和了解下面的其他的人,你只要观察和了解和记住这个公司这个方向上排第一个的人是哪个,他就需要跟400个人打交道。你有本事记住400个人,同时跟400个人打交道吗?你能记住这400个人的观点吗?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要做梦了,这是不可能的。在20个方向下,你每一个方向大概能记住3-5个人,就已经了不起了,那么凭什么我要记住你不记住别人呢?靠的是什么?
 
一方面当然是靠的你的产品的质量怎么样,另外一方面应该靠的是什么?另外一方面看你广告做的好不好。所以在我看来,整个卖方分析师成长的道路,他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什么阶段呢,就是你至少需要埋下头来两年时间,这个两年你不用看很多行业,你只要看一个方向就够了,看策略你就老老实实看策略,看宏观就老老实实看宏观,看房地产就老老实实看房地产,没问题就看,需要多长时间?就两年时间。为什么需要两年时间?因为这两年时间,你需要从你完全对这个行业的不了解变成了解,从了解变成熟悉,从熟悉变成你相关的这个行业,不仅仅是我们前面说的,比如说我们看房地产吧,行业最主要的变量是什么?下面有哪些公司,公司的区位在哪里,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他们的优势在哪里,决定不同公司赢利点最主要的变量是什么,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包括三张表,有本事你把它们搞出来。之外,你还需要做到的一点是,房地产整个边边角角的数据,你需要把数据建立起来,这是很困难的。你了解一家公司很容易,我花时间下去,但是行业端的很多数据你需要了解,是需要有足够的积累的,今天突然间,我在某个地方正好找到一个数据和这个行业是有关的,我就把它记下来,回头下次我还到这儿找,就找的到了。但是你作为新人来说呢,你需要积累。
 
所以,前两年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只需要干一个事情,沉下心来,学习和积累。这个是什么呢,这个属于充实阶段。充实阶段完了之后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正常来说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三年了。请注意我说的都是卖方研究。职业生涯的第三年你需要干嘛呢,职业生涯的第三年你需要有自己的一片山头和领地。其实我们跟职业外的人说山头和领地,他们可能觉得是个贬义词。但在我看来,在我们这个行业看来,这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褒义词,为什么?所谓有你的山头有你的领地就意味着某一个方向,你已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行业研究员有自己的领地标志是你可以看一些公司了,行业研究员在看这些公司的时候,在看分给你的这几家公司的时候,你要做一件事情啊,做一件什么事情呢?你要把上市公司的人搞定啊,不要基金公司跟你打一个电话,我想到什么公司去调研,你不要说不好意思我约不上,跟里面的人不熟唉。如果是这样的话,在这个行当,后面所有的第二步、第三步你都不要想了,就到此为止了,如果一直都是这样的话,我建议你马上转行,为什么,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等到你岁数大了,你与其被很残酷地淘汰到,还不如先找条后路。那么这是对行业研究员的。
 
对于策略研究员,你要有自己的领域,比如说在配置上面,经过前两年的积累,已经能出一系列的报告了,无论是里面的深入研究,还是日常性的研究,我全部能跟上,把东西丢给我,不用管,我基本上出来的东西都是可以的,至少不会犯太多的错误。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什么呢,这就是要了自己的山头。有完自己的山头之后,最关键的是还要有第三步,要建立自己的市场影响力,来源于是什么,来源于你能够提供的差异化的东西。这个时候还需要分类,一类是行业研究员。行业研究员能够提供差异化的,就是你能够推票。
 
我认识一个很奇葩的人。我很尊重他,非常尊重。他呢,N年之后从新财富大佬的位置上退出来之后去搞实业的时候,一直到那个时候,他三张表依然是配不平的,很多人说开玩笑,这怎么可能呢。据说就是这样。但是他很牛,他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和上市公司关系足够好,他对市场股价的走势足够清晰,简单来说,他推哪只股票哪只股票涨,或者说他推中的概率非常高。这就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他为什么需要这个模型这么调呢,不需要。到最后不就是为了投资服务吗,这个算是。有的人是什么呢,有的人是,我吧推票不算是很准,我跟行业协会的人关系很好,这个行业不管发生什么,你想了解什么,我都有办法第一时间给你找到相应的资源,上市公司这边,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个也可以,这个也是核心竞争力。
 
策略研究员要做出自己的差异化的影响力,那你就要找到你比较擅长的领域,简单的来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就在主题研究上我们能不能做出点成绩来。让全市场的人说起主题来,就能想起我们xx证券的。如果能做到就可以,如果没有做到,说明这个影响力没有建立起来。这种差异化和影响力越多越好,越多越容易让人记住,需要时刻牢记,在卖方研究这个领域里面,影响力甚至比对错更重要的,我们前面讲过那两个故事,李大霄和罗毅的故事,人家都记住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我们必须去适应他。但是在建立这个影响力的过程中,准确度也是比较重要的,我说的是建立影响力过程中,你需要正确度,但当你影响力已经建立起来后,有一批固定的人会关注你的观点的时候,我想这个时候情况就会好很多,当然,如果一直错下去,罗毅也会有一天变成李大霄。
 
程定华我想大家都知道,无数前人后人都会记住这个人,他真正起来是什么时候呢。真正起来的这几年,他名声达到顶峰的这几年,应该来说是08年后的这几年,08年的看空,09年的看多,10年的看空,这几个大的方向他都看对了。他首先是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之上的。当然我们回过头来又要说了,行业研究这一段,就是有差异的,有人推票就是不行,做服务也行啊。到后面,关键还是要差异化,所以差异化就是你在这细分的领域上面,在细分的领域行业的方向上你能够提供其他人不能提供的东西,有了这个你才有可能出头,你没有这个东西你就很困难,就很慢。这个大概来说呢就是我个人对整个研究,一个卖方研究一个买方研究的个人的看法,中间可能有一些错误,理解也有一些错误,欢迎大家拍砖。
 
提问者A:我听了你的演讲,感觉做一个成功的分析师是比较困难的,除了要买方认可你的观点外,必须要与市场与投资相结合。但是呢,作为我们这种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们该如何去判断这个分析师的研究结果,或者说有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指标,或者说我们要去看重哪些方面,怎么让分析师的研究结果给我们投资服务?
 
X总: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作为普通投资者跟分析师之间的关系,是属于什么呢,是属于蹭饭的关系,这话说起来很难听。你想,所有的分析师,我们这边以卖方分析师为例吧,他之所以可以生存在这个市场上,他靠的是比较高的收入和潜在的高收入。那么这个钱是谁给他的,你知道吗?他有一个成熟的盈利模式在里面,这叫做交易分仓,所说交易分仓,就比如说你是基金经理,你管100个亿,你觉得我对你的投资过程产生了正面影响,那你就会做一件事情,做个什么事情呢,你把你大量的交易单元就会挪到xx证券来,然后就产生了佣金,回头这个佣金就记到我的名下。这是什么呢,这就叫研究服务换交易佣金。你觉得我们以2万亿权益类的这样一个规模来看,我来给你算一笔账,一年假设他换手率100%,他的交易量大概就在4万亿左右,4万亿的规模,他的交易量,按照千分之一的佣金,他能够产生40亿的分仓佣金收入,这40个亿交易佣金可以把券商的研究员,包括我们能够养活下来,我们的钱主要是来自这里。
 
所以你不就发现问题了吗,对于这批人来说,他们的衣食父母,是各路机构,手上管钱的人,所以他在服务的时候,你会发现,研究报告仅仅是服务的一部分。所以这个问题,你很难做到以公开的报告评判一个研究员的好坏。至少从圈内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是很困难的,
 
证券市场上一个好的东西,关键是时点嘛,你就哪怕是推中石油,推在最高点上,真正就错的吗?再过50年,说不定中石油又涨上去了,收益很高都有可能,你怎么知道呢。
 
提问者B:刚才您说的一个分析师至少要跟踪四个行业,但是在一个行业里有很多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那么您认为分析师在跟踪一个行业时至少要跟踪多少家上市公司。如果上市公司出现公司公告或者重大消息,跟踪的正常范围大概多少家?
 
X总:一般来说,能力范围内的话十家以内算是正常,十多家已经是很厉害了。
 
提问者C:如果市场上一个行业发生一些事件,请问你们是关注这些事件本身还是更关注市场对于这些事件的观点?
 
X总:如果行业出现一些事件,我们首先关注这些事件,研究分析这些事件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如果影响比较重大,并最终反映在公司的股价上;下面我们会做第二项工作:我们会找这个行业里的内部人士去调研。
 
提问者D:就同样一件事情,买方分析师和卖方分析师的逻辑思维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吗?
 
X总:就我个人理解,买方和卖方分析师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于实战的影响,做卖方分析师最好的方法就是进攻,不断对市场进行挖掘,不断进行推荐;买方分析师就是不一样,他要分析这个推荐的东西有没有价值,就像拿枪射击一样,子弹打出去中了,才算成功,如果不中就会导致损失。
 
提问者E:股市中一些公司的股价对市场的消息面反映更为灵敏,而忽略了一些基本面上东西?市场上流行价值分析和技术分析,你觉得哪种分析更好呢?
 
X总:经过去年小票上天的洗礼,现在市场上已经很少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大部分随大流走;。
 
提问者F:您刚才讲到的决定A股走势最核心的东西?
 
X总:整个工业企业部门所处的状态,或者说它的资产配置行为是很核心的问题。简单来说,整个企业部门处于欣欣向荣的夏天时,A股市场表现是好的;当经济出于萧条的时候,A股是向下的。
 
提问者G:一般我们推理问题是,先有一个逻辑框架,然后推理到一个结果。但是支撑这个结果的逻辑和我们之前的逻辑不是同一个逻辑,这个时候该怎么办?作为投资者,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已经买进去了,这时候该怎么操作?
 
提问者H:一般来说,作为分析师会做一个后续的研究,推出的第二份、第三份报告把这个问题加进去,去反映这个问题。如果投资出现失误,原来影响公司股价的因素是三个变量,现在出现第四个变量影响到股价,导致结果错误,就大幅修改结论。
 
提问者I:您在推出报告的时点的选择和时效性有多长时间??您之前推出的军工报告,如果它在三个月以内都没有出现上涨的机会,这时您该怎么办?
 
X总:这种报告分为两种,一种是热点题材类的报告,推出之后如果中了,就成功了,如果没中,以后就不说了;另一种是年初战略性布局,军工就是年度战略性推荐。
 
提问者J:您认为今年GDP增速的低谷在第几季度??您的根据是什么?
 
X总:低谷在第二或者第三季度。依据是:原来是猜的,现在不用猜了,现在微刺激的力度是不够的,中央领导去看这个力度到底够不够,到时再去做下一步的刺激计划,这个计划的推出,需要一个过程。
(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 1.8 Spirit Build 80722 Code detection by Codefense

Copyright www.zhongguosou.com. Some Rights Reserved.微信号:MiZhiHeiGeTaXiaoMi